短視這個毛病是很多人都看得到的,特別是日本人看的更清楚,他們知道黃銅是重要的軍用物資,但是傷亡也是巨大的。軍用說到底還是軍用,如果真的給八路軍開放了黃銅等重要物資,那傷亡只會更大。
“我們強烈抗議八路軍使用違反國際法規定的槍械,我們將向國際社會呼吁!”
至少駐山西的司令官是如此說道,抗議成為了日本人武器,但是八路軍看報紙的不多,更何況識字的就更不多了。華北日報的采訪是一個月之后才傳到山西的,那時候早就全部搞成玻璃彈頭了,而且生產的子彈已經輸向整個晉西北了。
如果弄成黃銅產線,或許還能降低一下八路軍的子彈生產規模,因為一些機器是需要調整的。但是真正的情況是,日本人根本不想敞開黃銅的交易,沒辦法嘛,所以只能是繼續做玻璃彈頭的,畢竟八路軍太窮了。
“哎哎,看看日本人對你的意見,人家說你違反國際公約啊。”
“哪呢?哎呀,還真是,從來不尊重國際公約的鬼子還能說出來這么不要臉的話?”
三團政委拿著報紙來和韓城一起吃飯,政委管不了作戰的事情,所以后方的人際關系就要靠政委了。打仗可不能光靠明搶,生產得到的甜頭已經讓很多人開始嘗到好處了。
“部隊這幾天彈藥消耗有點大,所以想要來找你要點彈藥。”
“想要多少呢?這玩意各個部隊可都是平均分配啊,想多要,那你得找旅長才行,我這邊管不了。”
韓城其實壓根就不想給,在修械所,其實有兩個存儲彈藥的地方,一個就是倉庫,一個就是地倉。地倉是韓城和旅長用來緊急使用的,所以里面的彈藥不說別的,一定要能夠隨時使用。所以彈藥的替換很重要,現在規定的是三個月更換一輪彈藥,以防彈藥出現質量問題。
所以呢,就有人把主意打到這批彈藥身上了。按理說應該給的,但是你總得給點兒東西吧,你說要就要,我也說給就給,你拿我當什么人。
“你要是旅長那兒能同意我還能來找你嗎?快點兒給個準話兒,能不能給?”
“能給是能給,但是你得保證你能弄回來多少東西。我這邊彈藥生產可是遇到瓶頸了,黃銅這個材料小日本兒不打算給,但是彈殼還是需要做。”
韓城這邊兒的目的也很明確,我給你足夠的彈藥,你能給我弄回來多少黃銅彈殼,且不說是不是黃銅彈殼兒,哪怕黃銅的炮彈殼兒也可以。
說到底它也是關鍵材料,沒有這個玩意兒向制造更多的子彈是個笑話。要維持生產,還是需要收集各種彈殼,復裝工作基本上已經完全停止,因為其中的危險性太大,有炸膛的風險。
“我們現在只能跟你搞回來兩百斤的黃銅,這可是近一段時間的積攢了,再往下面兒可就是青銅了。”
政委這邊兒也是很無奈,生產不是不能用青銅,太原的兵工廠用的是雜銅,就是青銅和黃銅混在一起的銅。但是這樣的話銅的強度會很高,加工可能會有一點兒難度,不會太大。
“要啊,憑什么不要。”
日本人加緊對根據地的封鎖,不管是青銅還是黃銅都是重要的資源。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兩個銅才摻在一起一塊兒用,不過也僅僅是剛剛滿足需求。
“你找人把東西運過來,一斤的黃銅,我批給你兩斤的子彈。”
“那不行最少十斤!”
“5斤。”
“8斤。”
“4斤。”
“成交。”
兩個人就像開玩笑一樣,把兌換的價格就定好了。休閑所的每一發子彈都能有比較精確的重量,所以能夠大致估算出來每一斤子彈是多少?
“你這個資本家,一斤銅換兩斤子彈,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