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玩意有什么用呢?根本不用打,直接點火燒了或者扔兩顆手雷炸了都行,比之前的城門還要簡單。不要以為城門都是很簡單的東西,哪個門板就厚著呢,最薄的地方有一個手那么厚,更別提外面有時候給你包一層鐵啊,再打上幾十顆厚銅釘,那玩意真的難搞。
韓城現(xiàn)在的日子已經(jīng)算是相當好過了,這邊有了充足的群眾,剩下的開荒啊,興修水利都是十分簡單的事情了。能用糧食解決的就用糧食解決,解決不了的用錢解決,反正這兩樣對于韓城來說都不缺。
不過韓城這邊也開始了日偽的物資兌換比例,不是說日本人的錢不能用,能用,肯定能用。不過這錢要盡快的用了,因為他們沒有準備過穩(wěn)定物價,所以這錢早上一個價格,晚上就又是一個價格了。根據(jù)地穩(wěn)定帶來的好處慢慢的出現(xiàn)了,就是有大量的百姓從日戰(zhàn)區(qū)投奔過來,單反要能活下去誰會來這里呢?
一系列的前期準備工作下來,周圍地區(qū)的糧食壟斷被韓城徹底的掌握在手里,沒有韓城的發(fā)話根本沒有一粒糧食敢流進縣城鬼子的倉庫里。日本人其實過得也挺慘的,但是這都是他們自己找的,怪誰呢?
日本人不敢來掃蕩,日本人都不敢來掃蕩國民黨他敢來嗎?至少現(xiàn)在明面上還維持著友軍部隊的稱號,但是國民黨在山西投放的忠義救這樣的游擊部隊早就不知道在哪了,暗地里的摩擦全靠這些投放的忠義救了,他們秘密的投靠日本人。只不過現(xiàn)在投靠給日本人并不能改變多少,日本人都壓不住,你蔣委員長能壓得住?
反正啊,時間一長,日本人都習慣了,不出城對于他們來說是最好的事情了。一旦出了城,那指不定是誰的天下呢,雖然日本人的武器裝備厲害,但是兵員素質(zhì)下降的厲害。不用說,肯定都是拉到南洋和太平洋的島上血拼呢,國內(nèi)的新兵和常年訓練的老兵比起來差的太多了,能打的部隊可能就剩下臺灣的仆從軍了。
“韓參謀長,您什么時候給我們批點糧食啊?我們也想改善一下伙食。”
“別鬧啊,這都是給新兵吃的,他們能吃好的就是新兵訓練這兩三個月,我再怎么富裕也供不起頓頓大米白面的??纯?,這上面可都是國民從國外討過來的,上面還印著外國字呢!”
韓城看著桌子上的白面口袋,上面印著的英文的確是國外討過來的,只不過這是從新加坡弄過來的,是捐助物資還是援助物資那誰知道。反正在黑市上和國統(tǒng)區(qū)的商店里,這些白面賣的都很貴,還有大米,六百萬的法幣可能只能買六斤大米了。韓城在桌子上擺著這個口袋是到時候要收藏起來的,這到時候建成博物館了,這都是定好的罪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