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可惜這些優秀的戰士,他們的母親難道不擔心嗎?我都難以想象美國的母親會是怎樣的。自己的孩子被自己的同胞所屠殺,不,應該稱之為虐殺了,他們怎么能這么做呢?”
記者同志一邊說一邊拍照,嘴里喊著悲天憫人的話語,手上的膠卷和相機可是不斷地在重復一個事情,就是拍照。韓城這邊兒是懶得去看,不過他知道蘇聯記者已經到前線了,這樣就足夠了,剩下的事情會有蘇聯方面替我們考慮的。當然了,如果蘇聯人把所有功勞都攬到自己身上,那也沒有什么不可以,前提是他們能夠承受的了美國政府的報復。
“我覺得應該搞出一個協會,讓這些母親都在一起,然后讓他們尋找自己的孩子。我們在戰場上尋找他們孩子的一些遺物,給他們送過去,這樣他們就能更深刻的體會到這場戰爭的不正義性。”
團長突然說話了,說的話很官面,這話說出來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從來沒上過學的人說出的話。政委都愣了一下,團長的這個意見并沒有跟自己提前打個招呼,然后陷入了沉思。
團長說的話其實是韓城授意的,目的就是組成一個士兵母親協會,用來從這些戰爭中失去孩子的母親身上瓦解美國的戰爭情緒。他們的孩子已經在戰爭中犧牲,為了避免更多母親失去孩子,那就要讓他們發揮出百分之兩百的力量去影響美國的整個輿論,讓更多的人加入到這場反戰斗爭的行列中來。
韓城打的主意其實和后是美國人用推特打的主意一樣,只不過現在就用的是蘇聯的渠道,用他們蘇聯的人來組織這個協會。后面的一些內容會根據協會中反映的情況去進行操作,盡可能的利用戰爭之外的手段結束戰爭。
“對,你說得對,我們應該怎么做?我馬上就向蘇聯方面去匯報這個情況。美國的人民應該知道戰爭進行的狀態和他們所受的損失,他們已經損失了這么多的棒小伙兒,不應該再有人為這場戰爭而死去了。”
有了蘇聯人幫忙說話,那就自然好辦事兒了,美國人現在還跟蘇聯并不是太對立,所以一些蘇聯的報紙和新聞媒體都在美國設有分部,他們的新聞主要賣點則是意識形態的對抗,只不過隨著朝鮮戰爭的爆發,他們的報道開始瞄準朝鮮戰爭方面靠近。
這就是要利用他們的渠道來進行或者擴散朝鮮戰爭美國人戰敗的消息,死亡人數可以隨意編個五六十萬都沒有問題,因為他們的確死了很多人。只有重大的新聞才能讓美國人清醒到戰爭并不是很好,死了這么多的人,才能讓他們體會到他們的戰爭中所表現的角色已經不再是當初那么強勢了,而士兵的母親則會是結束這場戰爭的條件之一,也是能夠進行集會甚至罷工的條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