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他看到美國國內的輿論四起,雖然這里不同于中國,但是都是一個道理。攘外必先安內,蔣總統的話還是不錯的,所以美國人要做一個抉擇,是尋找合適時機停戰,還是弄得國內輿論四起。
“況且現在美國人也并沒有說不打呀,我在日本的員工說還有不少的美國人正在往朝鮮運輸大量的物資,一時半會兒應該停不了。”
“話是這樣說,他們現在也在談,美國大使這會兒還在北京呢,想談還不是很容易。”
老爺子然后打了一個電話,把手頭里的股票全部拋掉了,對于他來說戰爭已經過去了。對于從戰爭中走過的人來說,無數的戰爭跡象表明他的經驗還是很有道理的,老爺子這一把賺的錢,基本上一輩子吃喝不愁了。本來老爺子進入股市就沒想賺錢,只不過是為了打發打發時間,雖然老爺子不是富可敵國,但是瀟灑過一輩子是容易的。
“按理說不應該吧,如果這時候就談了那對于美國國內的輿論不是更被動嗎?”
“國內的輿論讓他去停戰,他聽了嗎?一時停戰是肯定的,但不會太久。沒有拿下一國之地,對于美國人來說就已經是失敗了。如果他們當初不貪功冒進準備攻擊東北,也不會有這么多的事情。”
“現在可好,美國人的不敗金身被打破了。還是被剛剛成立沒有多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打敗的,這就是把自己的名譽當柴火燒,你看著吧,蘇聯的報紙還不知道怎么寫呢?”
其實老爺子說的沒錯,接下來的蘇聯方面的報紙寫的的確是非常好,各種錦上添花的。蘇聯的文學造詣相當高,畢竟人家是出過著名的作家和作曲家的,報道帶有極強的諷刺意味。
美國人這邊也不含糊,連篇累牘的報道和北京方面談判的消息,每天也不知道談了些什么,只是說每天都有重大的進展。也不知道是在糊弄國民還是在糊弄盟友,不過在外界看來美國人的確打不下去了。
不光美國人打不下去了,中國人其實也打不下去了,這一場戰役讓多少人失去了生命?又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財力?東北的重工業全部都動了起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了支援戰爭,要不然國內的基建早就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