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尼羅河女兒的世界里,里面的世界觀的主心骨就是愛情,至于民主、民生、戰(zhàn)爭、權謀、政治等等,通通都會被愛情擠占掉。
漫畫里的人物包括主角都有腦子嗎?答案是沒有。不但是主角沒有,就連配角都沒有。因為里面所有人都圍繞著凱羅爾中,幾乎沒有一個男人是不愛凱羅爾的,也幾乎沒有一個女人是不恨凱羅爾的,除非是那種奴仆老媽子級別的。
在歷史上很多國家發(fā)動戰(zhàn)爭,大多數(shù)都是為了自身的經(jīng)濟利益,政治地位,很少有為了女人的,如果有的話,那很有可能是一個虛偽的噱頭。不過在很多影視文學小說里,很多作家都自欺欺人,說統(tǒng)治者發(fā)動戰(zhàn)爭是為了美女,當然,不排除這方面的可能,但是為美女發(fā)動戰(zhàn)爭只是其中非常小的一部分。
就拿安史之亂來說,很多人都以為安祿山在范陽起兵是為了奪得楊貴妃,可是的是如果真的是為了奪得她,下面的士兵根本就不會愿意跟他去起義,很大一部分程度上來源于當時唐玄宗李隆基在所謂的“開元盛世”以及天寶年間所遺留下來的民生問題。
所謂的開元盛世,其實是一場國富民窮的政治騙局,當時在開元盛世的政治狀態(tài)下,人民普遍是非常苦逼的,一年的收入,如果有100的話,將會有101要上交國家,這也就導致了下層的民眾對政府普遍不滿,還不如去到有錢人家打工,至少還不會有負的收入。
不知道瑪卡利亞是如何將謠言傳到巴比倫的,但是至少可以肯定當?shù)弥崃_河女兒者能夠得到埃及,一聽完就堅信不疑的,拉格修文很快就和亞述打了起來。
原本,亞述的惡心猥瑣王亞爾安是想趁著赫梯國力正虛弱的時候攻打赫梯的,而且正在準備征兵狀態(tài),然而萬萬沒有想到的事情是,南邊的巴比倫王拉格修卻突然從背后插了一腳,誰強誰弱很多人心里都是非常清楚的,毫無疑問是亞述人的戰(zhàn)斗力更強,誰叫他們是另一個版本的斯巴達呢。但是巴比倫人也不是好欺負的,畢竟是被譽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沒點兒戰(zhàn)斗力和腦子怎么行?
雙方因為爭奪尼羅河女兒的事情而開始互相殘殺,拉格修以為這個猥瑣王亞爾安的已經(jīng)得到了尼羅河的女兒,而猥瑣王亞爾安認為拉格修是故意找他的茬,吃飽了沒事?lián)蔚膩泶蛩?
就在雙方打的難解難分的時候,趁著猥瑣王亞爾安在戰(zhàn)場上,愛西絲被囚于皇宮之際,瑪卡利亞通過時空傳送證,把愛西絲給拉回了埃及。
亞述和巴比倫之間的戰(zhàn)斗整整持續(xù)了半個月,雙方才反應過來自己都被騙了,然而面對如此僵局該怎么辦呢?雙方給出的答案是很有默契的退出了戰(zhàn)場,然后再戰(zhàn)后結成同盟。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不打不相識嗎?
隨后成為新任赫梯王的伊茲密加入到了這兩個人的聯(lián)盟當中,因為之前埃及所襲擊的城市僅僅只是赫梯的首都哈圖薩斯,在赫梯繁華的城市倒是有不少,比如說哈圖薩斯西北部的安卡拉,經(jīng)過之前戰(zhàn)爭的洗禮之后,伊茲密迅速的整治內(nèi)部,赫梯很快又恢復到了以前的和諧秩序當中。最終赫梯、亞述和巴比倫形成復仇者三國聯(lián)盟,共同討伐埃及。
本來以如此浩大的聲勢,以如此看起來很強大的聯(lián)盟,埃及人是絕對頂不住這波強大的攻勢的,可是在瑪卡利亞看來,這三國同盟看似如鐵桶,一般看似陣容非常強大,可實則三者之心一點兒都不齊,就是為了能夠聯(lián)合起來掠奪尼羅河女兒凱羅爾,以及自己這個戰(zhàn)神荷魯斯的侄女。自從埃及和赫梯打了一仗之后,被記住的除了是尼羅河的女兒凱羅爾,還有荷魯斯神的侄女封雅柯。
按照邏輯很多人都以為這個封雅柯其實是阿努比斯的親生女兒,然而他們都猜錯了,封雅柯雖然會死亡系的魔法,并且還能自由出入銘記,可是他卻并不是阿努比斯的女兒,而是另外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