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和赫梯的戰(zhàn)爭很快就到來了,只不過的是這一次打仗比較有些吃力,因為伊秀妲爾把自己手下的那些白銀級的神斗士都派出來了,足足有500之眾。按道理來說,冥王神話世界里虛構(gòu)出來的這群神斗士,應(yīng)該不會出現(xiàn)在這個次元里的,但可能是因為為了穩(wěn)固游戲的平衡,所以才把這500之中的神斗士從冥王神話世界里復(fù)制粘貼到了這個世界。
當初瑪卡利亞聽到哈托爾說,伊秀妲爾出現(xiàn)在這個世界以后,還以為是烏摩又出現(xiàn)了,但是戰(zhàn)場上看到伊秀妲爾一瞬間,才松了一口氣,烏摩可比伊秀妲爾聰明多了,也更加老謀深算,除此之外,這500個白銀級的神斗士還沒有皇甫伊帶領(lǐng),亦或者是說只要沒有名將帶領(lǐng),這群神斗士對于她來說就是一群戰(zhàn)斗力為5的渣渣,只需要一顆……
在3000年前的古代,打仗基本上都是靠步兵和一小部分的戰(zhàn)車,埃及人最常使用的武器名字叫做鐮刀劍,顧名思義,其實是一把劍,只不過形狀是彎曲的,形狀看起來像一個拉長的5字,劍尾的末端還留有一個彎鉤,可傷人,亦可二次傷人,適用于劈砍,攻擊戰(zhàn)車的馬匹。
在這場戰(zhàn)爭里,赫梯人不再選擇正面集中沖鋒,而是選擇圍城,想要把底比斯給弄得斷水斷糧,負責圍城的就是那500名神斗士,而且在伊秀妲爾的指導下,不知道為什么,根據(jù)套路組成了一個貌似堅不可摧的陣法,這個陣法就算是瑪卡利亞用炮彈去轟,都沒有任何卵用,原本瑪卡利亞想要學著挖地洞,然而沒有想到的是,姐姐居然延伸到了地洞以下。
這種圍城的狀態(tài)維持了好久,伊秀妲爾知道這個結(jié)界對于瑪卡利亞和哈托爾來講根本就不算什么,很快就能掙脫結(jié)界,但是在短時間內(nèi)肯定是掙脫不了的,于是又緊急聯(lián)絡(luò)了遠在冥界的姐姐伊爾卡拉,和在地上界的丈夫植物神塔木茲。
與此同時還下令讓伊斯密在短時間內(nèi)趕緊把整個埃及全境占領(lǐng),伊茲密真不愧是作者細川知榮子所眷顧的男2號,其‘優(yōu)秀’的軍事才能很快就把除了埃及底比斯以外的所有地方都占了個干凈,他并不擔心兩個盟友會趁機奪取這份勝利的勞動成果,因為此時此刻的亞述的猥瑣王亞爾安和巴比倫的惡心王拉格修都在埃及底比斯關(guān)押著。
在地理上,巴比倫占領(lǐng)埃及的意圖并不強,因為還隔著一個亞述,兩個國家并不接壤,就算接壤了兩個國家還隔著一條沙漠,如果真的能夠拿下埃及,就得要從波斯灣出發(fā),走一段很長彎彎曲曲的水路,又或者是穿過長長的魔鬼沙漠,然而以古代3000年前的交通水平來講,這一段旅行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需要大量的食物、經(jīng)濟和維護成本,以及風險非常的高,很容易就會在大海中淹死,或者是在在沙漠里被熱死渴死。
至于赫梯嗎?和埃及兩者是屬于隔海相望的狀態(tài),如果想要走路上交通的話,相反要更遠,就得要借助那條彎曲的走廊,水路比陸路要更遠,而且也有一定風險。如果真的能夠占領(lǐng)埃及的話,那一定會是選擇水路,從而在整個地中海收取過路的保護費,只不過后期的維護成本就得要增加了,為什么?因為亞述。
亞述呢?作為一個不安分的民族,想要在那個彎曲走廊的地方占道為王,像土匪一樣收取過路費的話是非常正常的,也因此作為亞述的領(lǐng)導人猥瑣王亞爾安才這般對埃及有恃無恐,外加毫不掩飾。
其實他是心里篤定的,早晚有一天埃及遲早會是自己的,自己可以利用埃及這個走廊,賺取大量的財富,從而征服其他兩個國家。
可是的是他忘了,自己是夾雜在赫梯和巴比倫中間的。而且這么久了,巴比倫因為亞述占據(jù)路上通道收取保護費的事情,一直懷恨在心,恨不得將其吞掉。
也不知道拉格修為什么也要參與進對付埃及的行列當中,按照道理來講,他跟埃及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