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音裊裊。
回蕩著的同時,那起伏不定的音調確是在顯示著當事人的心聲。
心神不定,一如琴音的高低起伏不斷的在波動。
錚!
琴弦斷裂,飛散開來的琴弦更是將手指割裂。這讓李秀寧的動作戛然而止,低著頭看著那指肚上的紅色,目不轉睛。
“小姐!”
紅拂女見狀頗為擔心的上前問道,要知道在這段時間里三小姐的心情一直顯得很沉重,尤其是在知道了皇太孫楊倓也在彭城之后,她整個人便開始變得有些心神不寧,潛意識里總覺得會有一種不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即便是李秀寧不斷的壓制這種感覺,卻在之后以更為猛烈的姿態爆發出來。
那種感覺,就好像是一個人陷入了敵后,被人所包圍后的絕望孤寂感。
眼下,單憑李閥的力量遠遠不夠。
半晌。
李秀寧用手絹擦拭了下手上的血跡,又用了一點的金瘡藥后,這才問道“佛門傳回來消息了嗎?”
“嗯!”
點點頭,紅拂女回答道“小姐,有消息傳來,那洛陽凈念禪院的大和尚說會有一個離彭城最近的人到來,幫助我們以對付魔門中人。”
離彭城最近?
李秀寧知道即將亂世的時候,佛門中人可謂是遍地都是,但也層次不齊,能夠對付魔門的人自然也需要同樣的境界,一般人是沒有這個能力的。而這傳回來的消息里,倒也告訴了她佛門的勢力之龐大。
佛門勢大,這不是一件好事。
目光閃爍,李秀寧在心里分析了一遍之后,得出了一個不出意外的結論。她李秀寧不是一個只看眼前好處的女人,一步三思,很多時候,她都會將事情的利害好好的進行分析。
利害之別,也正是李秀寧做事的一個準則。
利害。
選擇。
放棄。
拋卻。
大多時候,李秀寧做事乃是兵家行事風格,琴棋書畫她都會,但她真正擅長和喜歡的卻是兵事。
但現在對李閥來說,雙方乃是合作對象,不能出現其他什么問題。
“那也好。”
“江湖人對江湖人。”
在李秀寧的心里,事實上一直以來對魔門和慈航靜齋她們的作為很是抵觸,在她看來哪怕是她們高舉著為了天下大義的旗幟,事實上是為了什么,她又如何看不清?以兵家的眼光去看待,很多東西就會顯得這么的不近人情,近乎冷酷的理智分析。
她只會選擇最為有利的一方。
佛門有高僧,李秀寧知道。
但真正能看透世俗,以慈悲心對待世人的卻沒有幾個。
至少在李秀寧的印象中,她所接觸的佛門中人……沒有人能夠稱的上是她心目中的高僧。
這都是些沾染了世俗的俗人。
“希望那個到彭城來的人能夠解決這些事情。”伸手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李秀寧深吸了一口氣,在發現楊倓出現在這里后,她進行了一番分析,越想越覺得李閥已經到了一個危險的階段。
而這個危險卻又是如芒在背,但卻又沒有達到那種致命的程度。
不高不下,讓人覺得十分難受。
是立即起兵舉事?
還是繼續保持沉默,按照原計劃?
無論那樣都有著各自的利弊,李秀寧只能將自己的猜測用密信傳回了太原,傳給了自己的父親李淵,讓他做主。畢竟,現在閥主是李淵,李秀寧即便是有再多的想法,真正主事的人還是她的父親,而不是她。
放下這個問題,李秀寧的心思又再度放在了其他的方面,放到了被她派遣出去在彭城尋找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