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宮正殿附近匯聚著大量的朝鮮王國的士民。昨晚的“政變”早就傳遍整個漢城的權貴階層。平民百姓當然是不知道怎么回事的。
而今日早上就要舉辦登基儀式,這些大臣,士林巨頭們自然是一一的頂著寒風往這里匯聚。
關于新國王的人選問題,自然是爭辯不休。每每正殿之中有消息傳出來,正殿附近的屋舍里的“士民”們便要爭論起來。
然后,此時,景福宮外的火炮轟鳴聲,讓朝鮮王國大臣、士林巨頭們意識到決定朝鮮國王王位的人在宮外!
他們完全搞錯了重心、方向。
“怎么辦?”
“怎么回事?”
在外面的官員、士林巨頭們產生茫然、反思的情緒之時,正殿里的權力人物們都驚呆,急得如同熱窩上的螞蟻。
為何明軍會突然發起攻擊?
火炮轟城,景福宮根本就擋不住的!換言之,最多半個時辰,明軍就能推進到這里。
一個個的信使瘋狂的打馬前來,匯報前線的消息,希望大人物們盡快做出決定。
權貞煥、柳順汀兩人額前都冒著冷汗,齊齊的看向龍驤衛的統帥金善洪。這是當前朝鮮王國最出色的大將。這是在昨天的“政變”之后,所有人的共識。
金善洪依舊平靜,倒不是他成竹在胸,或者裝逼,而是他太清楚張昭這個人了。他畢竟是在大明京師當過很多年的朝鮮王國使臣的!
他非常清楚,如果朝鮮王國的政局脫離張昭的設想,則必然招致其軍事干涉。
“兩位大人,是戰是降,你們決定。龍驤衛昨日苦戰一夜,戰力還未恢復,根本無法抵擋精銳的明軍火器軍,更別說里面還有精銳的張昭的親衛。”
他之所以敢派信使嘲弄張昭,因為他很清楚,這一戰之后,他肯定會死。
戰亦死,而投降,他亦會自殺!以朝鮮王國的國力,他就算帶著龍驤衛逃離漢城,去地方上造反,終究還是會敗亡。且會牽扯到很多人。這又是何必呢?他寧可自殺。
權貞煥、柳順汀兩人均是仰天長嘆。打又打不過,降又不愿意,他們能怎么辦?
整個國家的前途、命運,就在這個十字路口,交到他們兩人手中。
在大明軍隊火炮的轟擊之下,號稱“固若金湯”的景福宮城門被轟開一個大口子,精銳的明軍野戰部隊渤海軍第一師第一團將士們沖殺進去。
朝鮮王國在漢城最精銳軍隊,估計也是全國最精銳的軍隊龍驤衛連遲滯片刻都做不到,被殺的潰不成軍。
稍后,正殿中傳來命令,龍驤衛就地放下武器投降。一幫將士如蒙大赦,紛紛放下刀槍、旗幟,跪地投降。
權貞煥、柳順汀兩人率領著朝鮮王國此刻匯聚在景福宮正殿附近的文武百官前來迎接張昭。加上士林巨頭,約兩三百人。
一起在景福宮正殿前的大廣場上,迎著步行而來的張昭。
張昭被王武,趙子龍,于參謀,宋興啟,丁正初等人簇擁著,龐泰正在后面指揮。而此刻明軍已經控制整個大殿前的區域。
寬敞的廣場之前,朝鮮王國的左相權貞煥上前兩步,跪地行禮,聲音顫抖的道“下官萬死,敢問使相將如何處置我朝鮮王國君臣。”
這個時候,質問張昭,“你茍日的不是說不插手朝鮮王國的政局嗎?昨日之言,言猶在耳,你現在在干嗎?”然而,這時說這種話有何意義?
張昭來都來了,而且,還是帶著大軍直接攻破宮門而入,這是講道理的態度嗎?
隨著權貞煥跪拜,隨行的朝鮮王國百官們紛紛下跪。
一時間,廣場之上,寂靜無聲。
大明張使相之威,如斯之盛!
張昭一身青色儒衫,腰懸玉佩,身姿挺拔,回答道“本官接到信使匯報,昨夜燕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