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二十四臣!
這個名字響亮好記又格調不俗,千百年后凌煙閣二十四臣便是父皇之江表虎臣,后世子孫定然會記住父皇造極華夏之偉業,也會記住二十臣開拓貞觀之治的奇功!”
李世民同意了提議,李泰頓時毫不停頓得贊美原版權作者,搬運也得講良心。
李世民老臉笑成了一朵菊“混賬東西,朕可不吃這套。
這回你用心了,輔機,玄成,你們怎么看?”
長孫無忌第一次正視李泰,這小子大病一場腦子總算開竅了。
提議建立凌煙閣,李泰可以延攬多少人心,他的政治聲望必將刷到一個新的高度,太子今晚該失眠了。
“呵呵,老夫以為青雀倡議此事,功在當下利在千秋也!”
承乾啊,舅舅做不了你的太師,這幾年只能看著山東集團那群人折騰,今天可算能給他們添些堵了。
李世民佯怒道“輔機,逆子可當不得夸?!?
魏征目光閃動,隨后跟進道“陛下,臣今日方知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古人誠不我欺也。
魏王倡議建立凌煙閣功在社稷,陛下賜予七星龍淵劍臣自無異議。
不過一事不煩二主,此事既然魏王倡導,便由魏王一體執行吧。
二十四臣之擇選、排序、圖形,魏王身為倡議者自有腹案,臣愚以為魏王主導此事不做第二人選。”
魏玄成之智不在房玄齡之下也,長孫無忌瞥了眼魏征,讓李泰主持二十四臣人選的擇定和排序,這個坑,深不見底。
這二十四臣的選定不分文武,如此一來必然涉及文武勢力的平衡,以及山東集團和關隴集團之爭,更要命的還牽涉到玄武門之變。
一些重臣功高蓋世但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如李靖、秦瓊等,這些人以其對大唐的功勞論,毫無疑問應該排名前列,但其關鍵時刻立場不堅定,必定不能名列前茅。
反之,一些與大唐功勞并不拔尖,但玄武門之變立了大功之流,如程老匹夫極力慫恿皇帝發動宮變,可謂宮變勢力的中流砥柱,這些人又如何安排。
建立凌煙閣看似不過是大唐對有功之臣的名譽認定,其實質卻是對朝堂各方勢力的平衡,以及對貞觀朝重臣的政治定論啊。
長孫無忌忽然很好奇李泰會如何選擇,魏征一句話將籌建凌煙閣之事與七星龍淵劍掛鉤,若想得到龍淵劍,就得承擔籌建凌煙閣事宜。
以李泰的政治眼光,很明顯,其并不具備厘清如此錯綜復雜局面的能力。
李世民不比長孫無忌反應慢,他目光閃爍心思重重,他明白愛子的能力,但他很想看看李泰的表現,畢竟哪個父親不曾望子成龍。
“青雀兒,你魏伯父的建議正合我意,你若是辦好了凌煙閣的差事,朕賜你龍淵劍太子也不會置喙。”
李泰明白其中利害,這事兒便是大唐的授勛工程,做好了能得到便宜老爹的肯定,并借此建立一個可靠的班底,真正具備沖擊儲君的勢力。
若是做不好便萬事皆休,李世民會在政治上徹底放棄自己,僅有的那點不成氣候的勢力也會冰消瓦解,沒有自己的強勁威脅,太子大概率不會再謀反。
太子一旦四平八穩坐上皇位,恐怕老子全尸都得不到一個。
在魏征坦然的目光注視下,李泰笑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魏伯父的建議合情合理,這筆買賣我接了?!?
魏征古井無波,并未因為李泰入彀而生出與太子邀功的心思。
長孫無忌心思活了起來,出宮以后須得與褚遂良捋一捋,接下來關隴集團這邊可不能再掉隊了。
李世民怒道“什么買賣,這是國之重典非同兒戲!
你既然接了差事,朕便丑話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