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無忌來了興趣“照你的想法,此外交部便應該與六部看齊,成為正三品的臺部,我朝的三省六部制豈非變成了七部?”
李道宗乃禮部尚書,禮部的職能也含有外事活動。
他這個江夏郡王不是鴻臚寺卿那樣的弱雞,事關部門職權的削弱,哪怕始作俑者是魏王,李道宗也會據理力爭毫不退縮。
他質疑道“大唐的外事有禮部和鴻臚寺負責,安全自有兵部承擔,青雀你這個外交部會不會有人浮于事的可能?”
好你個江夏王,長得濃眉大眼忠厚純良,沒想到還是一個沒有大局觀的棒槌。
能不能學一學你侄兒我的無私心胸,為了大唐的千秋萬代,甘愿承受狹隘之輩的腹誹和憎惡。
李泰道“王叔有所不知,之所以要成立外交部,并將其與六部看齊,是因為六部的機制并不具備大外交的職能。
我的設想中,外交部的核心能力,應該對所有已知異國的國情做到了如指掌。
大唐的外事交往對象,主要有三類一是內附藩國,二是海外朝貢之國,三是平等交往之國。
此外,東突厥諸部雖已納入我大唐,其各部頭人也入朝為質,但其內部的人員管理、各部運作仍舊自行其是。
因此東突厥殘部雖名為我大唐歸化之民,實際仍為獨立之藩國。
總體而言,一共是四類?!?
鴻臚寺卿道“不錯,我鴻臚寺禮送往迎對象的確是三類,突厥這樣的歸化部族不在其中?!?
李道宗道“外邦諸國自有國情,大唐與之交往當會了解其具體情況,如該國人有幾何、兵甲數目等,這些事兵部也會協助鴻臚寺、禮部做好調查。
青雀你所說的了如指掌又是何意?”
李泰精神一震,硬仗終于來了。
李道宗的想法應該代表了絕大多數朝中大臣,如果不能說服李道宗,要成立外交部就是空中樓閣。
捋了捋腦子,李泰道:“王叔問得好,你方才說大唐會對交往邦國做出一定了解,對方的人口、兵員等有個基本的判斷。
但這些還遠遠不夠,對摸透一個國家的底子,應該全方位、無死角。
只有充分了解目標國家的經濟、軍事、文教、民風、統治階層的意志、與周邊鄰國的關系……
才能對這個國家的整體意圖做出精準判斷,大唐與其交往才能牢牢占據主動權!”
s終于改狀態了,今天起新書期恢復兩更,感謝打賞的朋友千山感覺打了兩管雞血,拜謝了。求推薦票、評論、打賞、投資,簽約狀態更改了李泰饑渴難耐全都緊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