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獲得榮譽和利益,首要乃至唯一的途徑,便是不斷對外發動戰爭。
唐初擴張欲望和戰力強悍無比,因為打仗能夠獲得實實在在的利益。
而山東新貴集團,原本是筆桿子的代表,對于軍隊的掌控并不強。
隨著李世民壓制關隴集團,轉而扶植新山東集團的施行,新山東集團漸漸也開始掌握兵權,比如李勣、程咬金便是杰出代表。
新山東集團崛起后,在府兵制的國策之下,其表現出的擴張欲望比關隴集團只強不弱。
這就帶來一個問題,關隴和新山東兩大集團,當兩者總體利益訴求合流以后,整個大唐便化身成為準軍國集團。
整個帝國充斥著躁動、侵略、擴張的強悍基因,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別無二致。
關隴集團和新山東集團的軍事貴族們,便成為了大唐的容克貴族集團。
若大唐雄主當政,將對外擴張定為國策,那么兩方勢力就能和衷共濟,擰成一股繩共同為大唐開疆拓土。
若大唐國主暗弱,帝國從擴張變得內斂,兩個集團就會彼此撕咬。
道理很簡單,不能做大蛋糕,大家就只能搶蛋糕。
軍事貴族集團的基因,決定了他們要選擇的皇帝,必須是一個能夠帶領他們開疆拓土,不斷為他們帶來勝利和利益的雄主。
這就是為何原本歷史上,即便李治這個公認的懦弱皇帝上位,唐軍照樣打得周邊國家滿臉桃花開的根本原因。
李治不能領導軍貴集團,朝政也不能徹底掌控,因此軍貴集團在推著他,或者綁架他前進。
這貨的能力……
原來歷史上,李治在立為太子后不到一年,李世民就后悔了。
他跟長孫無忌吐槽太子懦弱,他想換李恪上位,這事兒也埋下了李恪必死的炸彈。
李治暗弱,可見一般。
李治這個菜雞領著唐軍一群猛虎,照樣橫掃天下,打下了大唐最大的版圖。
唐軍好戰嗜血的基因可見一般,在中華歷史上,僅有大秦帝國可以媲美。
從歷史來看,大唐軍貴集團對一個武皇帝的渴求,幾乎是基因的本能。
李泰浴火重生后橫空出世,與大唐軍貴集團而言,無異于久旱逢甘霖。
因為一個懦弱的皇帝,與軍事貴族集團的利益存在著根本沖突。
這一點,李治、武則天上位后,大唐操蛋的走勢便是明證。
關隴集團綁架李治發動了一系列戰爭,大唐開疆拓土風光無比,這讓李治和武氏無比恐懼。
因此兩口子前仆后繼,爭相打壓軍事貴族集團,尤其是武則天。
她朝堂爭斗是一把好手,但其可憐的軍事才干,以及鼠目寸光的政治格局、國際視野,注定不能駕馭軍事貴族集團,雙方的矛盾不可調和。
唐軍在永徽年間取得的輝煌戰果,武則天用了短短不到二十年,全部敗得干干凈金。
到她退位的時候,大唐的地緣形勢變得無比惡劣。
言而總之,軍事貴族這把威力驚人的神兵,在沒有完善的制度加以制衡和駕馭以前,唯有雄主方能發揮其巨大威力而不被反噬。
這個問題,李世民明白,長孫無忌明白,李勣明白,程咬金明白,李道宗明白,李泰明白……
因此長孫無忌和李勣、程咬金看準形勢后,毫不猶豫倒向了李泰。
可太子李承乾不明白!
高士廉當然也明白,禁足一年,是陛下給太子的緩沖期。
如果步步為營穩扎穩打,東宮師傅們全力周旋,也許會有奇跡發生。
現在可好,太子一嗓子吼破各方默契,陛下也就沒有了回旋余地。
“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