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外,東宮師傅們齊聚一堂,于志寧、李百藥、杜正倫、孔穎達、張玄素……
無一不是海內大儒名望之臣,加上人事不醒的魏征,還有房玄齡、高士廉!
從這群人排面看,李世民為李承乾配備了超豪華的東宮天團。
從待遇而言,千古以來只有洪武太子朱標能夠與承乾想比。
承乾拿了一手天牌,可好好一把天牌讓他打成這個樣子,這實在是大唐難解之謎。
然而這群人雖然強悍,卻是清一色文臣。
文臣的特點,腹有千策而難斷一策。
以善斷著稱的杜如晦死后,東宮這群大佬師傅們,個個都覺得應該按自己的方式教育太子,互相之間誰也不服。
承乾久而久之心生厭煩,干脆來個眼不見為凈,誰也不見誰也不聽。
誰若是管教得重了承乾就打罵甚至刺殺,于志寧和張玄素就享受過待遇。
東宮師傅們也是人,承乾這么干誰受得了。
相看兩厭之下,東宮師傅們大多對太子開始變得敷衍,教導功課也變成和尚念經走過場。
這就造成太子和東宮師傅們幾乎沒有溝通,太子自然無人可用,而師傅們也無從知曉東宮密辛。
今日漢王李元昌通派師父們緊急集合,竟是因為太子私出東宮與魏王斗法。
這還得了!
師傅們頓時炸了鍋,一番扯皮過后,大家伙兒基本接受了李元昌的論斷和建議,立即入宮死保太子。
李元昌斷定魏王奸詐,太子此去必然吃虧,興許會觸怒皇帝。
他算到了開始卻沒有想到結果,盡管已經做出了最壞的打算,可他沒有想到形勢會惡化到如此地步。
皇帝竟然傳太常寺和宗正寺,他要領著眾人上太廟!
此情此景上太廟,皇帝的目的很明顯,那就是告祭祖宗太子失德,而后反省自身下罪己詔,甚至廢太子!
師傅們對含元殿的事情一無所知,孔穎達不滿道“漢王未免太過小題大做!
太子違反禁令私自出宮不假,可那也是為丘、薛二將請命,其情可憫其心可嘉,陛下頂多申飭太子一番。
咱們這許多人齊齊進宮,會不會弄巧成拙?”
于志寧慨然道“事已至此,咱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便是。”
張玄素灑然道“東宮在魏王手上可吃了不少虧,這一筆一筆爛賬早晚要還!
漢王也太小看了我們,竟然要咱挨打不還手,單把太子所有過錯攬到咱們身上!
你們受得了,老夫可受不了!”
李百藥比較冷靜,他沉聲道“玄素!
這不是任性的時候!
魏王今非昔比,慢說在場諸公,便是魏公出手也奈何他不得。
東宮之中,唯有房相或可制住魏王。
可房相因為房遺愛……
罷了,其中厲害漢王已經分說明白,咱們還是按照漢王吩咐行事,不要節外生枝的好。
東宮,已經經不起任何風雨!”
張玄素冷哼一聲別過了頭。
說話間禁衛終于到來,眾人得了諭令隨著禁衛匆匆趕往含元殿。
金殿之上黑壓壓跪倒一片重臣,師傅們讓這個陣仗驚了。
大唐不興跪禮,殿上這群大佬一年到頭也難得跪一回。
如今整整齊齊全部跪在皇帝面前,太子和魏王赫然在列!
李百藥驚道“陛下……這是何故?”
“來得好,這是何故,這個問題……
朕是太子父親,實在沒臉與一群太子師父們說道。
房喬!
你也是太子師傅,你便把太子今日做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