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感傷得無以言表。
不過你忘了一件事,逞兇殺人的刑案是以證據(jù)為準(zhǔn)繩,而非比誰更能搖唇鼓舌。
勿吉回術(shù)死得很慘這毋庸置疑,貴使今日單以其死狀大作文章,對其因何而死不置一詞。
對于貴使而言,胞弟慘死一時激憤情有可原。
而對戲主楊三來說,他險些命喪勿吉回術(shù)屠刀之下,他同樣有天大的冤屈和憤懣。
孤出手之際,勿吉回術(shù)的屠刀離著楊三頭顱距離不過一寸!”
他回顧了昨夜楊三經(jīng)歷的恐怖時光,然后繼續(xù)道“你要勿吉回術(shù)與楊三同場辯駁,孤答應(yīng)了你。
你審時度勢苦爭先手,在苦主楊三尚未表述案情之前,已然先聲奪人步步緊逼,要父皇為勿吉回術(shù)主持公道。
殊不知你所言之公道,卻是對楊三最大的不公道,咱們何不聽楊三一言再行論斷?”
說完不待勿吉長興開口,他溫言道“楊三,你且將昨夜之事如實(shí)道來,不得有一字虛言。”
楊三躬身作揖,有些畏懼地看了看勿吉長興,而后心一橫道“是!
各位老爺,昨夜小人趁著大開夜市之機(jī),于西市擺攤說起兩段皮影戲,便是魏王……
……草民與那番人蠻子爭論不過數(shù)句,不想蠻子竟然大罵魏王算是個什么東西,然后拔刀要砍殺草民。
小民魂飛魄散自覺難逃一死,命懸一線之時,那位光著腦袋的壯士拔刀擋下了蠻子。
二人打斗幾個回合義士不敵蠻子,胳膊和胸口讓蠻子砍了幾刀血流不止。
趁著義士受傷顧不得草民,蠻子再次揮刀要砍殺草民,刀子挾著風(fēng)聲砍到了草民頭上,這回小民自負(fù)必死嚇得閉上了眼。
然后只聽砰然一聲巨響,睜開眼時,只見魏王一拳將蠻子腦袋砸得四分五裂,草民總算僥幸逃得一條性命。
小人原本想著托義士和魏王洪福,能在蠻子刀下逃得一條性命已是謝天謝地,狀告蠻子之事草民斷不敢想。”
王徽適時捧哏道“那為何你又于今日辰時狀告靺鞨使節(jié)行兇?
以布衣狀告異族使節(jié),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膽還是發(fā)了失心瘋?”
楊三瞅了瞅李泰,而后咬牙道“使君所言正是草民所想,小人能夠鼓足勇氣狀告蠻子兇手,乃是受……魏……魏王鼓勵……”
此言一出盡皆嘩然,一國親王毫不在意和維護(hù)與異族邦交,反而出言鼓動百姓狀告使節(jié),這事兒如何描述也不靠譜。
勿吉長興頓時找到了突破口,他憤然指著李泰道“難怪如此,一個小小戲主竟然能夠狀告他族使節(jié),果然黑手便是魏王殿下。
如此說來,這上萬百姓聚集朱雀大街請愿逼宮,也是魏王殿下指使了?”
民眾聚集朱雀大街請愿的疑點(diǎn),更在戲主楊三狀告勿吉回術(shù)之上。
勿吉長興和泉文生心中存疑,便是契丹和奚族使節(jié)亦是同樣疑惑。
此事李泰若不能正面回答,即便搞定了靺鞨人,契丹人和奚族也會感到莫大的危機(jī)。
契丹、奚族、室韋在后續(xù)計劃中仍然有用,李泰不能敷衍回避勿吉長興。
大唐臣屬紛紛為李泰捏了把冷汗,李泰卻是笑著點(diǎn)頭道“不錯,楊三狀告勿吉回術(shù)乃是受孤全力支持。
百姓們聚眾朱雀大街請愿,幕后推手也是本王。
不過我要糾正你兩處用詞,孤是推手不是黑手,民眾聚眾請愿是為了公道而非逼宮!”
“嘩”
李泰悍然承認(rèn)勿吉長興的指控,立即引得泉文生等人和朝臣一片嘩然。
鼓動楊三還好,蠱惑民眾群聚朱雀大街的性質(zhì)可太嚴(yán)重。
即便魏王是圣豢最隆的皇子,可煽動民情的罪過他也吃罪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