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泰刺激下,已經完成心路歷程轉換,重壓之下快要哭出聲來,顫聲道“殿下明察,小使怎敢有半字虛言欺瞞殿下。
此事真偽,殿下一問忽里歹便知真假!”
他倒是個靈醒的,當此情境,唯有忽里歹的話才能取信李泰。
忽里歹初步投靠大唐,即使與靺鞨有著深仇大恨,也不敢哄騙李泰。
不出其料,忽里歹點頭道“魏王殿下,海東青和紫貂并非靺鞨一族之神物,室韋、靺鞨、契丹、奚族無不視為天鳥。
我們室韋每年能夠捕獲海東青不過七八只,紫貂不會超過八十之數。
粟末部比室韋強大,但每年所獲數目當在室韋三倍上下?!?
李泰頓時一臉鄙夷道“也就是說,粟末部每年所得海東青不過二十只,紫貂不過兩百頭?
呵呵,勿吉長興,就這點兒家底子,你們靺鞨人就敢在長安無法無天,孤該說你們彪還是蠢?”
勿吉長興臉色鐵青,我特么也想把回術那個蠢貨再打死一回。
殺了唐人百姓被大唐朝廷以挑釁罪名追究責任,還要開出天價賠償,和大唐打了這些年交道,也沒聽過哪位心腸黑到如此地步。
“殿下訓誨得是,我族窮困若斯,著實賠不起殿下的數目。
天朝地大物博無所不有,區區百只海東青和兩千張紫貂皮,在大唐不過是貴人玩物,與我族而言,卻是關乎全族生死的大事。
還望殿下以天朝之寬宏體諒我族,酌情削減賠償。
如此我族必定感念殿下再生之德,世世代代以生祠香煙供奉殿下,讓殿下雅量恢弘之名在白山黑水傳之不絕!”
一番話自貶靺鞨又將大唐和李泰捧到天上,尤其以異族對他國親貴供奉生祠的做法,中原漢人幾乎無人能夠拒絕。
對李泰今時今日而言,不亞于各族共尊李世民為天可汗的影響。
朝臣們對靺鞨的提議很是受用,尤其孔穎達等保守派大臣,搖頭晃腦捻著胡須艷羨地看著李泰。
李世民也輕輕點頭,示意李泰見好就收,畢竟中原尚無人能享受到異族如此待遇。
李泰對便宜老爹的暗示視而不見,笑著搖頭道“人生在世如白駒過隙,有人求名,有人求利,我李泰也不例外。
老實說,你的條件孤心動了。
不過……
比起靺鞨一族為我立生祠,我更在意大唐百姓的尊嚴與生死。
一百只海東青和兩千張紫貂皮雖然珍貴,可大唐并非急求不可或缺。
呵,我就是要讓你們靺鞨人通過這事兒長一長記性,我大唐雖然百姓數千萬,可在朝廷心中一個也少不得。
任何民族、任何國度,但凡無辜殺戮唐人者,即便殺戮未遂,也是對整個大唐的挑戰,后果……必將是不能承受的代價!
所以,該賠的數目必須得賠,一根毛也不能少!”
這話為大唐外交訂立了全新標準,對異族的震懾空前強大!
按去各路人馬心思不表,李泰不過是要在自己力所能及之下,為大唐和后世子孫定下規矩,關于本國百姓和異族發生爭端后的處置原則。
他要讓異族記住,在大唐國土上,所有異族能夠享受的最高標準,決不能超過大唐普通百姓的待遇。
一旦本國百姓被異族欺辱,哪怕對方是外交使節也絕對沒有外交豁免一說,其知法犯法代價將遠超尋常異族百姓!
勿吉長興悲呼叩頭道“殿下!
一百只海東青、兩千張紫貂皮,我族便是刮地三尺也湊不齊如此數額。
中原賢者云‘苛政猛于虎’,若是強令族人上山入林搜捕神鳥異獸,靺鞨必定狼煙四起生靈涂炭。
殿下義蓋云天德被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