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交重事,大庭廣眾之下宣之于眾成何體統?
百姓和朝臣都散了,三省六部三品以上重臣及各藩使節,隨朕入宣政殿議事!”
李世民說完一拂袍袖當先回轉大明宮,宣政殿在含元殿之后,距離很感人。
皇帝和朝臣逐漸散去,百姓們歡呼一片恭送至尊。
誠如李泰所言,來到這里的百姓并無人強迫,乃是京兆府按照他的指示,連夜安排長安、萬年兩縣,挨家挨戶告之勿吉回術殺人之事。
而后呼吁愿為楊三伸張公義,為大唐表熱血的漢子,盡可直上朱雀大街,朝廷絕不強征一人,今日敢來的百姓膽色和血性都超過常人。
在百姓們狂熱的眼神中,李泰安排京兆府安排人手保護楊三,以防有人利用其繼續做文章。
做好后續收尾工作后,李泰趕上李世民一行,并肩與高玉琪走在一起,在泉文生森寒的眼神下,李泰親切地與高玉琪主動攀談。
入宣政殿必過含元殿,含元殿臺基一丈,整個殿高于平地四丈。
含遠而眺,含元殿背倚藍天,高大雄渾,攝人心魄。
其大殿之前有三條“龍尾道”御階,是地面升入大殿的階梯。
龍尾道分為三層,兩旁有青石扶欄,上層扶欄鏤刻螭頭圖案,中下層扶欄鏤刻蓮花圖案,扶欄之上有各類石刻神獸獸頭。
初來含元殿時,泉文生和高玉琪驚嘆于大唐國威之煊赫,器物建筑之磅礴華美,卻對大唐朝廷勞民傷財嗤之以鼻。
而今再返含元殿時,見證了廣場事件靺鞨的悲慘遭遇,泉文生第一次對大唐升起了三分敬畏。
如今高句麗也被大唐的血盆巨口咬上,泉文生再看巍巍含元殿氣象萬千,卻是如同踏足閻羅殿。
平地起樓高達數丈的正殿,如同吃人不吐骨頭的鬼門關。
龍尾道下首,碩大的無頭斗牛仍舊端然矗立,李世民下令永遠保留這一頭別致的斗牛,以彰顯李泰的英武。
泉文生再看斗牛和前方李泰的背影,只覺自己便是巋然巨物的斗牛,李泰已然再度揮起了無從捉摸的屠刀。
“相機行事,勿讓李泰各自擊破!”泉文生不著痕跡地靠近,輕聲而又嚴厲地提醒勿吉長興。
勿吉長興面無表情不發一言,眸光中既有不屑也有憂慮。
……
三品以下朝臣散去后,不領實差的三品勛貴也自覺離去。
來到宣政殿的,只剩下三省六部和大理寺、鴻臚寺、太常寺的主官,以及高句麗、契丹、靺鞨、奚族、室韋諸部使節。
李世民高踞龍座余怒未消道“李道宗,現在你有話盡可道來。
朕給你一盞茶時間,若不能證明靺鞨暗認高句麗為宗主之事,臣必定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李道宗鄭重道“事涉邦交臣怎敢胡言,靺鞨與高句麗是否暗通款曲,臣……自有分寸。
勿吉長興,老夫問你一言。
貞觀九年,爾粟末靺鞨部是否對高句麗獻上玉爪海東青三頭,并獻白牛一尾,青狼九頭,歃血為盟永尊高句麗為主?”
“嘩”
大唐重臣們聽聞此事一片嘩然,如若此事屬實,這就是粟末靺鞨與高句麗暗箱密謀,共同挑戰大唐主導的朝貢體系,性質可比勿吉回術當街殺人嚴重百倍!
李世民勃然變色,對李道宗的滿臉煞氣,盡數化作對高句麗和靺鞨的滔天煞氣。
勿吉長興臉色煞白,粟末部投獻高句麗一事及其隱秘,大唐朝廷如何會得知此事?
泉文生亦是面色難堪,此事性質及其嚴重,如若證實便實證了高句麗,準確地說是泉蓋蘇文與大唐虎口奪食搶奪藩屬的罪名。
高玉琪面色微妙,此事乃西部大臣、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