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等同十六衛的糧餉待遇,還以傳國玉璽保證三年期滿后毫發無損任其回國,如此大唐豈非空耗國駑資敵養兵?”
李世民、李勣、李靖也納悶地看著李泰,這事兒是李泰今日提起,老李、程咬金也并不知曉。
你看,異族時常唾罵大唐奸狡似鬼,可在李泰看來,老李和一群大佬單純得如同嫩得一掐一把水,嘴唇白茫茫絨毛未褪的米脂處子。
“各位叔父,你們都是打仗的老手,‘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時常掛在嘴邊,比和尚念經還要虔誠,可你們真有當成一回事嗎?
自大業十年,前隋最后一次攻打遼東后,中原已經三十年不曾與高句麗交兵。
如今高句麗軍隊兵刃裝備如何,戰陣戰法如何組織,將領指揮能力低下還是卓越,士兵士氣高昂堅不可摧還是一盤散沙……
還有他們戰馬的耐力、負重、奔襲、沖陣的能力如何,國內民心是否依附,其府庫儲備能夠支撐全國之兵征戰幾年……
王叔,父皇,眾位叔伯,你們誰能告訴我答案?”
李泰一股腦拋出一堆問題,李世民等人無不讓他問得張口結舌。
這些問題若遇戰事,一票宿將腦中幾乎條件反射就能回答他,但他們對高句麗戰爭潛力相關的問題竟然一無所知。
這個狀態如果發動一場滅國之戰,等待他們的必將是一場災難。
并非他們無能,而是思維盲區所致。
根子問題還是一個驕兵必敗,因為自大,所以不屑于了解對手。
良久后,李靖嘆道“慚愧,老夫不得不承認對于高句麗咱們一無所知,即便能夠討滅高句麗也必定是慘勝。
秦王,你號稱詩書風流不知兵,感情那是一意藏拙,怕搶了咱們這群老家伙的風頭不成?
今日觀之,殿下的軍事天賦當不亞于裴行儉,若能善加教導以實戰磨礪,來日良將可期!”
李世民大笑道“藥師有所不知,這個痞賴東西早前便纏著朕要學兵法,朕拗不過只能應了他。
不過朕國務繁忙只得想了個偷懶的法子,朕欲藥師和楙功與朕一起,聯手教導這個不成器的東西用兵之道。
朕的想法是咱們三人一起出手,就算他是一塊頑石,咱們也能讓他開竅通眼!
藥師,楙功,你們可愿接下這一單苦差事?”
所有人愣了,大唐王朝三大戰神共同教導秦王,皇帝當仁不讓親自出手,這可是太子也沒有享受的待遇!
愿意,老夫太他娘的愿意了!
幸福來得太突然,李勣大喜過望。
感情皇帝父子把自己排在凌煙閣二十四臣倒數第二,原來這就是補償。
他是瓦崗系人馬,能夠做得李泰之師,這是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的待遇。
“臣……敢不誓死以報!”
李勣躬身彎腰到底,顫著聲兒回應李世民的關照。
“哈哈哈哈,楙功你我君臣不必如此,青雀頑劣不堪造就,日后若有憤懣之時莫要怨朕才是?!?
一把扶起李勣,李世民恨鐵不成鋼地看了看李泰,而后對李靖道“藥師,你不會學楙功行那些虛禮吧?”
李靖名門出身性子淡然,雖然欣喜于能夠將李泰這塊璞玉納入門墻,可面上卻是淺笑道“陛下說笑了,臣傾囊相授便是!”
李靖成為李泰之師,正式宣告這位邊緣化長達十年的戰神回歸朝堂,也意味著關隴系勢力再度與山東系取得平衡。
一時間宣政殿氣氛輕快無比,長孫無忌皺了皺眉頭,而后放開心思恭賀李靖。
眾人笑鬧一番后這才言歸正傳。
李道宗正色道“青雀的意思,那四千人便是了解高句麗軍隊虛實的窗口?
唔,如此的確是個不錯的辦法,蓋蘇文暗蓄野心與大唐一較長短,有了傳國玉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