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吉長興扶著李泰下馬,而后躬身道“長興可當不得殿下此言,實不相瞞,我能夠得到消息拜訪殿下,那是因為泉文生自盡以前見過外臣。”
李泰渾身一滯,而后重新打量勿吉長興,直到看得少族長渾身發毛才緩緩開口道“所以……
你這是要遵守你們最后的約定,還是要背叛泉文生?”
他再度感受到睜眼瞎子的糟糕感覺,他號稱兩人之下萬人之上,卻對長安城的大事一無所知,好多事情只能等到發生之后被動應對。
這讓李泰下定決心加快建立情報機構的步伐,老李已經同意了自己的構想,一處應當立即動手,裴行儉必須著手搭起架子抓緊進度,下一輪有大事發生的時候再不能如此被動。
余者不論,東宮動靜必須做到了如指掌。
勿吉長興蹙眉道“我們粟末部自是要遵守約定,不過不是與泉文生的約定,而是與大唐的約定。”
“呵,孤應該贊你識時務者為俊杰,還是諷你言而無信出賣故主?”李泰說著話當先回府。
“長興以為良禽擇木而棲方是智者所為!”勿吉長興亦步亦趨緊跟李泰。
“有意思,咱們可以慢慢聊!”
魏王府今天注定是一個熱鬧的日子,靺鞨、契丹、奚族、室韋……
諸部使節將會在魏王府輪番上演一出又一出大戲。
……
“你要入太廟謁見太子?”李世民看著手捧陰陽魚鶴氅和《地藏經》的張玄素,眉頭皺得老高。
張玄素躬身道“陛下,臣身為太子左庶子,太子走到今天這一步,臣實在難辭其咎。”
李世民扶起了他,面色愈發憂郁道“玄素,一眾太子師誰都能說這話,唯有你和于志寧朕不忍責之。
為了承乾那個逆子你們二位嘔心瀝血,卻換來逆子恩將仇報,朕這個做父親的情何以堪?
子不教父子過,逆子能有今天,朕這個做父親的失責最重。
這個逆子大逆不道悖離倫常,若不嚴加懲治,朕有何面目治理天下。
玄素不必自責,逆子有此一難是他命中注定,你若此時逆流而上教誨逆子,朕恐逆子瘋狂之余,會再度做出有辱師德之事。”
張玄素長嘆道“陛下之言發自肺腑,臣何嘗不知君父拳拳愛護之情?
不過儲君之師乃是擔日月、負山海而行,非有愚公移山之志而不得致君堯舜!
太子秉性純良,經此一劫,想來自當有所感悟。
臣此時入太廟教導太子,能出奇兵之效也未可知。”
這話讓李世民有所心動,他踱步一圈后表情有所放松,卻是為難道“玄素一片赤誠,朕本應允準。
可朕此前下令逆子于太廟向列祖列宗請罪反省,一月之間任何人不得往見逆子。
現在要……”
張玄素高聲道“陛下!
太子于太廟躬醒思過乃是因為失了孝悌仁義,臣今日入太廟往見太子,不過教導太子兩件事。
一者曰陰陽和合大道歸一,世間萬物終極之道不過平衡二字。
國之儲君若不能謹守平衡之道,就會或失于仁弱,或失于暴虐,只要太子能夠悟得平衡之道,回頭是岸必然可期。
二者曰孝悌仁義不可或忘,文德圣皇后仙逝數年,太子若能于太廟躬省之時為慈母祈經日日求福,則何愁不能悟得仁恕之道?
陛下禁令是為了懲前毖后,臣入太廟同樣是為了太子能夠得回本心,臣因何不能入太廟謁見太子?!”
李世民終于動容,沉思良久后緩緩點頭道“玄素你有心了,你志比金堅一意要導承乾向善,朕怎能將你拒之千里?
去吧,你師徒二人這一場相會,也算是為朕去一心疾……”
……
太廟中殿之中,李承乾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