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陛下也會警覺不安進而制裁師尊……”
裴行儉一頭跪下,泣道“守約萬死進言,師尊萬萬不可因一時挫折而自絕于天下!”
李泰長嘆一氣,千算萬算,他萬萬沒有想到裴行儉對特務政治如此厭惡。
此前師徒倆簡略討論過一處對外情報收集的職能,裴行儉欣然領命。
現在李泰決心內外同步,在搜集異族情報的同時加強對長安城的掌控,第一個斷然反對者竟是心頭肉裴行儉。
師徒二人一時相對無言,憑心而論,裴行儉的話并非全然出于維護世家的本能,關于李世民反應的論斷也不無道理,特務政治的后果李泰比他清楚。
可眼下形勢所逼李泰騎虎難下,如果不能趁著外交部設立的機會摻沙子,以后再要建立一套對內的情報系統動作會更加明顯,朝臣和李世民的反應會更加強烈。
半柱香功夫后二人情緒漸趨平復,李泰扶起了裴行儉語重心長道“你的顧慮我怎會不知,世家的反應暫且不論,單說父皇那邊一旦知曉我暗行監察高官重臣,后果如何可以預料,一著不慎我便會落得太子一般發落太廟的下場。
我也想安安靜靜啥事不做等著大哥犯渾然后平安落地,可現在形勢有變我已經沒有了選擇,單說東宮一眾太子師逼宮和張玄素入太廟一事,太子必定有高人指點。
就目前我們掌握的信息來看,這個人是誰、能力如何、動機何在,咱們一無所知,一次兩次我能僥幸躲過他的謀算,三次四次呢?
總不能每一回都期望老天爺站在我這邊吧!”
裴行儉面色黯然,師尊危機太甚,已經鐵了心要將一處打造成為大唐的繡衣直指。
他理解師尊的苦心和無奈,可他也有自己的德操和世家子弟的高潔,依舊堅持道“守約所慮者,覆水難收!
咱們一旦開了暗諜行走長安的口子,日后一處會膨脹到何等地步難以想象。
何況長安乃天子腳下,咱們又如何避過百騎的暗線?
蕭正瑜能力不俗,一處在長安活動我沒有信心避過他的耳目……”
避不過百騎則萬事皆休,以老李的脾氣一旦察覺李泰的小動作,即便知曉其矛頭對準的是太子,盛怒之下將李泰發落太廟都是輕的,一個不好讓李泰出局也不是不可能。
李泰叉腰想了想,冷靜道“你說得很好,這個問題咱們必須未雨綢繆。
這樣,一處暗諜行走長安之事咱們定下兩個原則。
第一,一處在長安的監察暗控對象,僅限于東宮重要人物。
第二,既然注定避不過百騎耳目,咱們就反其道而行之,單獨成立一個監控長安各國使節和反間諜的機構。
大唐君臨天下,咱們想著給異族上眼藥,異族何嘗不是將長安當做情報收集的中心,泉文生事件證明長安已經成為異族諜報活動的重災區。
借著反諜的旗號,咱們的人在長安就能名正言順的活動,父皇一定會樂見其成。
至于反諜之余順帶監控幾個東宮刺頭,我想這事對守約來說不過舉手之勞,你不會告訴我連這點暗度陳倉的小事也做不到吧?”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裴行儉懵逼地看著李泰,他好容易想出一個冠冕堂皇的難題希望師尊知難而退,人家反手化解于無形,合著您是鐵了心要用特務手段對付東宮……
李泰的計劃無懈可擊,裴行儉再沒有理由反對,半晌后艱難地張口道“這事兒太過突然,師尊能不能給我兩天時間緩一緩?”
“沒問題,你要想靜靜、婷婷、雯雯我都可以理解。
這兩天你就安心整理思路,咱們師徒以后是直上九霄還是墜落十八層地獄,就看這一錘子買賣了?!?
裴行儉……
ps第二更送上,求收藏和推薦票啊,裸奔是多么痛的領悟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