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
爾時十方無量世界,不可說不可說一切諸佛,及大菩薩摩訶薩,皆來集會。贊嘆釋迦牟尼佛,能于五濁惡世,現不可思議大智慧神通之力,調伏剛強眾生,知苦樂法……”
李世民捧著承乾謄抄的《地藏經》,眼眶泛紅一字一句念誦經文,良久后擦了擦眼角道:“玄素,承乾能為觀音婢謄寫這一卷《地藏經》,也不枉朕將他發落太廟一番苦心了。
時光荏苒一晃已經六年過去,自觀音婢去后承乾和青雀兩個孩子沒有讓朕省一天的心,說來可笑,朕雖是大唐至尊,卻連兩個孩子也教導不好。
回想那幾年,承乾崇尚胡風,以東宮衛率分軍對壘沖刺為樂,青雀為了些許小事與諸位卿家交惡,朕這個當爹的可算操碎了心。
熬過去了,總算熬過去了,如今青雀一朝醒悟識大體知進退,承乾也能幡然醒悟為亡母祈福。
玄素,承乾能有今天你功不可沒!”
甘露殿上李世民揚起《地藏經》,感慨又感激地贊揚著太子左庶子張玄素,魏征捋須點頭淺笑,中書令岑文本目光閃爍喜怒不形。
長孫無忌嘆道:“苦盡甘來也,青雀得亡母夢中教導后自策奮進,承乾也能念想慈母在日諸般溫情。
臣謹為陛下賀!”
今天是李泰遷封秦王的日子,原本李世民要為愛子舉行一場大典,李泰堅辭不受,甚至躲在芙蓉苑拒絕前來大明宮。
李世民哭笑不得,只能召集一干心腹和中書令岑文本,大家伙擬定遷封李泰為秦王的旨意后廣發大唐十道,讓大唐子民共同慶賀秦王再現的盛事。
不曾想張玄素也趕著點兒送來了太子為亡母祈福手書的《地藏經》,在老李看來這是雙喜臨門的大事,沒口子夸贊張玄素的同時,滿腦子琢磨著如何嘉獎老張。
長孫無忌的話讓老李樂得見眉不見眼,笑道:“這都是諸卿教導之功,今日大喜朕也不能小氣了,岑文本!”
岑文本躬身道:“臣在!”
“今日就勞你這個中書令做一回執筆吏,擬兩道圣旨!”
李世民笑瞇瞇地下令,岑文本恭聲道:“臣不勝榮幸之至!”
老李點點頭道:“第一道,張玄素教導太子有功,遷為太子詹事,加封金紫光祿大夫!”
張玄素渾身一震百感交集,眸中卻是難掩喜色,大禮叩拜道:“臣,叩謝陛下隆恩!”
東宮屬官以太子太師、太傅、太保三位從一品太子師為最,其下為太子少師、少傅、少保,皆為從二品。
其下則為太子詹事正三品,貳師、貳傅、貳保負責教導太子最是清貴,而太子詹事掌統三寺、十率府之政,東宮政事悉數決于太子詹事。
以實權而論,太子詹事遠在六位太子師大佬之上,張玄素此前任正四品太子左庶子,如今遷為正三品太子詹事連升兩級!
這還不算,老李還一口氣解決張玄素的散秩問題,從三品的銀青光祿大夫加為金紫光祿大夫!
這一把死磕張玄素賭對了……
不理眾人微妙的表情,李世民繼續下令道:“第二道,魏王李泰豐姿峻嶷,仁孝純深,可遷為大唐秦王,著即傳告十道三百五十八州并萬方諸國!”
岑文本面無表情地領命然后擬詔,方才笑意盈盈的魏征、張玄素這會兒再無笑意,長孫無忌同樣面無喜色,皇帝手心手背都是肉的老毛病又犯了。
折騰吧,反正皇帝春秋正盛,該摻和的都已經下場,鹿死誰手就看各家手段。
加封張玄素的旨意警醒了心向李泰的重臣,遷封李泰為秦王的旨意卻如同九天驚雷,震驚了整個天下和番邦屬國。
十六年時光足夠遺忘太多的故事,曾經威震天下的秦王隨著李世民登基一去不復返,世人本以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