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突如其來的熱情感動了韋意卿,卻讓將作監大匠們惶恐不已。
士農工商,他們的地位也就比商人高一點,在一個親王面前如何當得起國之棟梁的稱贊。
韋意卿紅光滿面道:“臣等代大匠們謝過王爺,國之棟梁不敢當,盡心任事是臣等的本分。
按照王爺的要求和閻監使的安排,這二十名大匠有精于筑城修造者,有擅長木工陶土絕活者,也有冶鐵鍛造的高手,我將作監精華泰半匯集于此!”
李泰懵逼了,老丈人喝大了還是我解說得不夠明白,我要的是能夠搞出水泥和玻璃的人才,建筑和陶土的大匠專業還算對口,冶鐵鍛造和木工方面的專家,您扔給我不是白瞎人才嗎?
“那啥,你們閻監使興許有些誤會,本王要的是陶土方面的專家,冶鐵鍛造這些人才咱一時半會兒也用不上,扔在芙蓉苑是不是有些浪費?”
這個問題必修說清楚,王府沒有余糧,這群專家是老丈人的一番心意,雖然抽調過來幫忙不用王府開薪水,不過人家好歹都是一群總工級別的大拿,不發點兒補助也實在說不過去,李泰對于理工科專家向來尊崇有加。
韋意卿笑道:“王爺說笑了,閻監使怎會有差池?
陶土大匠是臣奉閻監使之命領來,其余的巧匠是臣自作主張調度,王爺要做的是利在千秋的大事,只有陶土大匠如何能成。
為了王爺使得順手免了后顧之憂,臣就把咱們將作監頂尖兒的大匠一股腦給領來了,若是給王爺添了麻煩還請王爺治罪。”
喲,考慮得如此周到這貨挺會做人嘛,李泰對韋意卿刮目相看。
對方如此釋放善意……
“既然都是頂級專家,本王豈能拒之門外辜負韋少監一番美意,成,所有大匠都留下來吧。”
見李泰照單收自己心意,韋意卿大喜道:“還不叩謝王爺恩典?”
所有的巧匠再度叩首高呼謝恩,眾人心頭忐忑又期待,將作監規矩森嚴如履薄冰,差事做好了沒有獎勵,完不成任務處罰從重。
現在好容易有機會調出機關喘口氣,加之魏王最近賢名遠揚,對下屬素來大方,從前跋扈乖張的時候對王府屬官也不吝賞賜,因此大家伙兒對這一次的外派差事充滿了期待。
冶鐵鍛造和建筑專家們懸著的心總算裝回了肚子里,謝恩的聲音也就格外的真誠洪亮。
李泰意外之余又滿心歡喜,這個韋意卿挺會來事政治動員也是一把好手,是個人才。
大匠們起身以后李泰笑道:“韋少監年不滿四旬已是將作少監官居四品,可謂年少有為平步青云也。
不知太常卿韋挺與韋少監可相熟否?”
韋意卿笑道:“韋太常正是族兄!”
原來是自己人,難怪這貨如此上心。
李泰言語間親熱了三分道:“好,京兆韋氏果然人才輩出,你這份心意我領了,日后神器問世此事少不得你的功勞。”
韋意卿見李泰言語間不再稱孤道寡以你我相稱,心思總算沒白費,大喜道:“王爺過獎了,臣敢不竭死以報!”
他四十不到已經高居四品,不過如無意外四品也就到頭了,三品以上乃是中樞重臣位列九卿。
九卿一個蘿卜一個坑,以朝廷目前的局面他熬上二十年也不一定能踏出那一步。
抱上一條能夠快速進步的粗大腿是化解困局的唯一出路,李泰和族兄韋挺素來親厚,實乃韋意卿出路的不二選擇。
他曾經拜訪過韋挺,請族兄幫忙引薦魏王,韋挺一口應下,不過鑒于李泰喜歡博學之士,韋意卿任職將作監不是李泰上心的類型,必須等待時機。
韋意卿左等右等兩年也沒有等到機會投效李泰門庭,有心栽花花不開,不曾想昨日閻立德命其挑選陶土大匠意外讓他抓住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