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王家婆媳送出二門,姜夫人帶著兩個兒媳,心事重重的回到自家院子。
三人沉默著進屋坐定。
靜默片刻,姜夫人才悶聲說道“晏清也不知在王家怎樣了,真讓人揪心。盡快給王家捎話吧,讓晏清回來一趟,咱們也好問問怎么回事?!?
頓了頓,有些懊惱的繼續(xù)說道“李嬤嬤這幾個,我當(dāng)時挑的都是行事得力的人。哪知道,晏清出嫁這么長時間,又是這樣不如意的處境,這幾個……居然連個話也不懂捎回來!真是看錯了她們!”
雖然姜夫人說話還算沉穩(wěn),可眉眼之間的憂色卻極為明顯。
楊氏和高氏對視一眼,都知道小姑丟失多年,尤其讓父母和自家丈夫掛心。
如今小姑出嫁不到三個月,就對夫君揚言和離、甚至討要休書。要說不擔(dān)心,那是不可能的。
楊氏從秋紋手里接過新上的茶盞,遞到姜夫人手邊,開解道“母親先不要擔(dān)心,事情大概沒那么糟糕。您也說了,李嬤嬤是您特意挑出來的,卻沒有給咱們府里捎話,夫君也問過白先生,也說小姑安好。
這其中一定別有隱情,您先給王家捎了信,待到小姑回來,聽小姑親口說明,才能下定論?!?
高氏也在一旁勸慰“大嫂是呢。兒媳瞧著,小姑出嫁之后,和剛回來時可不一樣了,很有主見的。小姑有內(nèi)院外院的陪嫁,還有大哥請的先生,若境遇凄慘,一定能把話傳出來。”
兩人接連勸慰,才讓姜夫人心下稍安。
不提夏珂父子回來怎樣,劉夫人拜訪夏家的第二日,夏晏清就接到娘家遞來的消息,讓她回去一趟。
夏家來人是貼身伺候姜夫人的張嬤嬤。
劉夫人吩咐下人,把張嬤嬤請進萱北堂待客間,很是客氣的寒暄了幾句,夏晏清也就到了。
當(dāng)著王家婆媳幾人,張嬤嬤說明來意家中小侄兒、侄女兒想念小姑母,姜夫人希望姑奶奶能回去一趟。
這本就是兩家之前商量好的,劉夫人笑瞇瞇的一口答應(yīng)。
夏晏清很應(yīng)景的先是愣了愣,隨即高興起來,起身對著劉夫人屈膝,口中一連聲的“謝過母親”。
張嬤嬤是帶著家中主母吩咐來的,不單單捎話,請夏晏清回去。還要先一步看看姑奶奶在夫家的處境如何。
從夏晏清進門,這一番看下來,處處都是從容安靜、心緒平和,哪有一點兒和夫君鬧別扭,日子過不下去的樣子?
張嬤嬤詫異之際,也放下心來,不論王家婆媳拜訪夏家是什么意思,只要姑奶奶沒受委屈,沒有戚戚哀哀的萎靡消瘦,別的就不打緊。
…………
有楊氏妯娌兩人的勸慰,再有張嬤嬤親眼見到女兒一切安好,姜夫人焦灼的心踏實下來,只一心等女兒回來。
夏晏清回娘家這天,夏家不但姜夫人婆媳都在,夏珂父子也都告了假,在府中靜候這位出嫁的姑奶奶回來。
因夏珂也在,姜夫人子不好丟下丈夫,去門口候著。只得陪夏珂,一起坐在夏家主院雍和院,翹首等丫鬟回報。
夏梓希、夏梓堂二人和夏晏清同輩,沒那么多禮儀約束,心里惦記著她在婆家的情形,約莫著時辰差不多,就跟著自家媳婦,一起往二門外迎去。
夏晏清給的回話是巳時初回來,離巳時還有一刻鐘,回事的婆子已經(jīng)報進來姑奶奶回來了,馬車已經(jīng)進了大門。
夏梓希幾人這時還沒走到二門。
夏梓堂心里有點打鼓,對夏梓希說道“小妹是不是早就等著回家了,所以才會趕早?”
夏梓??此谎郏Φ馈霸蹅冃∶玫哪锛衣铮茉缫豢套匀灰缫豢痰?。”轉(zhuǎn)而去問楊氏,“涵哥兒和熙姐兒呢?可準備好了見小姑母?”
楊氏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