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公主來說,人人都知,風國云煙公主滿腹經綸,上知天文地理,下知民風民俗。
其才華,其老師也曾評價整個長流,公主之才,無出其右。
“學生有禮了,各位老師。”凡柔很有禮節地問候了一句。
“臣等參見公主!”
“各位老師不必多禮!”
有一太傅走上前去,“不知公主今日來,所謂何事?”
“凡柔的確有一事,向各位老師請教!”
隨后小荷等人把一張一張的詩句遞給了各個老師們。
這個時候江才子也走了進來,接過詩句。
“好詩,好詩。”
“看這句。”
“確實是好詩。”
“多年了,沒見過如此的詩句。”
…………
眾臣驚奇十分。
江才子看到如此的詩句,感嘆道“公主真是好才華,能作出如此的詩句。”
“不,這并不是我作的。”
“那是出自何人之手?”其中有一老師問道。
“昨日我回宮之時,路過街巷,有一酒郎,飲酒時所作。”
“回宮時,便記了下來。”公主解釋道。
“什么,凡間俗人竟能作此詩句,真是后生可畏。”
江才子聽了有些不屑,將手中的詩句隨手還給了小荷。
墨太傅一直沒有說話,他微微點頭。
開口時,眾人已保持了安靜。
“公主請看。”
“老師請講。”
墨老道“我看了這些詩句,大多數都好像是抒情,其感情更是纏綿悱惻,層層疊起之境,能吟出這么多詩,而且還是一個人,定是古今奇才。”
“只是,”
“只是,詩句大多數都是一句之詩,并不是一首詩的整首,如果能找到此人,補全其詩,定將我風國詩文化推向高潮。”
“公主,你可還記得?”
“老師,什么?”
“我上次從宮外帶回來的便是一首整詩,那詩的功底與此等詩句有異曲同工之妙,說不定是出自一人之手。”
“墨老可說的是那首。”
“對,正是那首,你我眾人都無出其右啊!”
此時,風凡柔心中疑惑已解,她明白了差了點的部分,原來就是這樣,她希望讀到的不是一首詩中的一句,而是一首詩的全部。
“公主,如此詩句,可否留下來讓老朽幾個觀摩學習?”又有一人問起。
“可以,只是各位老師只能再抄一份,這一份我要帶走。”
“多謝公主。”
眾人見公主離開后,議論紛紛地讀起了這些詩,聽說,因為各執己見,對每一句若表達的情感解讀不同,硬是吵了三天三夜。
“神猴,你等速速出宮給我找到這個人,知道下落速速回宮向我稟告。”
繼而強調道“一定要保護此人的安全。”
接過公主的畫像,上面是一個喝酒的男子,形象輪廓畫的極其傳神。
神猴看了一眼,帶著大內侍衛不過片刻便離開了皇宮。
風凡柔回到幽幽閣中,又讀起了那些詩句,時不時又去讀墻上掛的那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