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派人尋了些東西回相府。
悶戶櫥乃是殷富之家嫁女的必選,它兼具承置與儲藏兩種功能,櫥面和桌案一樣可以擺放物件,抽屜及下面的空間可以存放東西。而它之所以能叫“嫁底”是因為其具有一項其它中國古典家具不具備的空間——“悶倉”。
悶倉在抽屜下,從正面看為一面山墻,其內部空間可以存放東西,但必須先取出抽屜,東西的擱置及取拿都得通過抽屜的空間,雖然不太方便,但也相對隱蔽,適合收藏姑娘出嫁時帶走的細軟之物,所以說悶戶櫥能稱“嫁底”。
玫瑰椅是知性文雅的閨房坐具玫瑰椅在古典座椅中不像交椅、圈椅、官帽椅擁有大名氣,也沒有獲得皇宮貴族與名人名士的賞識垂青,卻有一個非主流文藝范的名字——“玫瑰”,也因此備受古代文藝分子們的喜愛。
不過,此“玫瑰”非象征著浪漫的玫瑰花,而是美若瑰玉的“玫瑰”,與名字匹配的是,玫瑰椅也是古代小姐閨房的御用座具。古代女子坐在此種椅子上,必須坐姿端正、腰背挺直,坐椅面三分之一的位置,以體現大家閨秀的教養。
繡墩是彰顯大家閨秀氣質繡墩,是古典家具大家族中的“閨秀”之作。不同于大多數象征尊嚴、權利、地位的“男權”坐具,它別出心裁地以女性化的圓潤、婀娜、秀美展現出了古典坐具的別樣風華。繡墩的美,首先在于其形制的獨樹一幟,國人向來崇尚平衡、方正的肅穆美,古典坐具秉承這一理念,通常表現為四平八穩。而繡墩卻“背道而馳”,以一種獨特的圓潤形象出現,比起方方正正的座椅多了幾分女性化的秀美。
繡墩的名字到底是怎么來的呢?古時候,由于人們常常把用絲繡織物做成的墊子,放在這種圓形坐具上使用,繡墩這么華麗的名字也就因此產生了。成為小姐閨房中的特色家具。繡墩制作的非常精美,常采用優質木材,精雕細琢,繡墩面上裝飾繁復,多鑲嵌如彩石、癭木、大理石、藤等,大大豐富了繡墩的藝術風格。
在閨房中不可或缺的還有小姐椅,小姐椅是專門為女性設計的椅子,有燈掛椅、靠背椅、圈椅等幾種,尺碼要比正常的椅具小一些。小姐椅與女主人的關系最為密切,有一種小姐椅甚至在座面下安裝了暗抽屜,里面放著纏足及女紅用具,有些還存放著三寸小鞋。
鏡臺是閨閣女子梳妝雅物,和其他類家具一樣,因為有了名貴硬木材質的使用,鏡臺的制作在明清時期達到一個高峰,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屏風寶座式鏡臺,用材以黃花梨居多且一反黃花梨家具少雕飾的特性,亦見紫檀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