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三十一,大清早上,顧家村沉浸在收獲的喜悅中。
顧寶生緊張的記錄收獲的菜,分門別類,得過稱在入庫,忙得腦門上都是汗。顧小寶在邊上坐鎮,顧寶生是她教出來的頭一個會計,現在造紙廠、磚廠和豬廠的數據都交給了他。
剛開始,現場亂成麻團。
但,找到源頭,扯順后,非常快的上手了。
顧小寶之前跟顧老十說過,顧寶生腦子靈,對數字敏感,適合會計工作崗位,絕對沒看錯人。
“白菜、兩百斤、送第三格柵欄……”
“長豆角,五十二斤,第五格柵欄。大堂嫂,等著過稱啊,甭著急……”顧寶生額頭上的汗滴在本子上,抬頭看了眼,趕緊快速記錄各數據。顧根生婆娘大聲喊,“寶生啊,我不著急,你娘急啊,在菜地里跳腳了,你到底手速快些……”
顧寶生臉通紅,“甭急、甭急……”
顧小寶將他送過來的一張張數據匯總合計,計算器噼里啪啦聲音響亮,吸引了不少在排隊的婆娘們。
“顧丫頭,你摁著的是個啥?誰在說話嘞?”
“我瞧著是在說數字?”
“我聽著也是。”
“顧丫頭,你同我們講講,是個啥,咱們能用不?”
顧小寶將計算器舉起來,“這是計算器,用來計算數目的,下節數學課,就會安排上學習,你們不要缺課啊。”
一聽要上課,一群婆娘嗖的轉移話題,嘿嘿談論著長滿地的菜,“哎呀,你們猜猜這回咱們能分多少菜?少說也有五十斤……”
“回頭讓娃幫著算算。”
不過很快隊伍就到她們了,也沒空扯閑話,過稱后將菜扛到柵欄里又著急忙慌的去菜地里。
顧小寶樂呵呵的喊,“嬸娘們別忘了下節數學課啊。”
婆娘們跑得更快了。
顧帶弟顧帶妹也在菜地里幫忙,半晌午的時候,顧奶奶柳阿婆和顧大嫂做了點心,送到田埂上。
顧家老小有面湯喝。
挨著顧家菜田的漢子婆娘們也湊過去蹭吃。
“七嬸,你家能勻些面條給我不?我家那小子,哭了好幾晚了,鬧著要吃面條,我……我被鬧得心疼。等今天分了菜,我用菜同你交換?”
拉著顧奶奶偷偷說話的婆娘是顧家村顧大強的二兒子婆娘,她的兒子三周歲,正是狗嫌的年紀,顧家種稻的時候,吃了面條點心,他沒吃過,但,顧家的面食在村里都鬧開了,就惦記著。
顧大強二兒子把娃打了好幾頓,可,她真心疼……她也知道自己開這個口不合適,也是忍著厚臉皮來問的。
她的臉頰發燙。
顧家老小非常清楚,顧家的東西,哪怕小到一粒扣子,沒有小寶的點頭,他們都不能給其他人,就算是顧家其他的堂兄弟們,也不會送出去。
一家來交換,那百家要交換呢?
顧奶奶拉著她的手,苦惱,“抱你娃來吃吧,我給他留小半盆。”
顧大強二兒子婆娘哎了聲,趕緊去找娃。
邊上其他的婆娘們紛紛撇嘴,當初搶顧家的時候,顧大強父子的嘴臉是最難看的,還想撿便宜,呵,顧家現在給的便宜還少嗎?
忒嫌棄這家人。
顧奶奶給顧小寶送點心,嘀咕了這事。
顧小寶點頭,“奶,做得對,我們家不能開這個口。也不能許諾讓人上門吃,這習慣不能慣著。”
顧家又不是收容所冤大頭。
不過……現在的顧家、是挺冤大頭的。
顧小寶想了想,“這樣吧,奶,以后每周六,我們在村委會做一次點心,十歲以下的小豆丁,都能來免費吃。”
顧奶奶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