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綿延,長天如洗。逶迤起伏的山嶺好似一條遨游于古老洪荒中的巨龍。任憑四季輪回轉動,花開花謝,風動風起。也莫能喚醒這云霧繚繞的雄渾山嶺。它沉醉在蘭馨清氣,溪澗流響之間,于不言中,看盡那些靈鶴翩飛,積雪成川。
在中州嶺南的靈秀山水之間,峰巒疊翠,雄偉起伏,綿延萬里不絕。這些山峰自古飛鳥罕至,不見人蹤。故被稱之為‘十萬大山’。當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刻,便進入到了嶺南境地之中,此處自那天地尚未開分之時,便有著空濛而奇麗的山水景觀。
遇龍河,便是嶺南鐘秀山水千年的見證者,此地分屬陽朔縣,曾經居住在遇龍河兩岸的先民曾在此傳揚出了輝煌的嶺南文化,但如今混沌魔氣大舉來襲,這里的原住民都已舉家逃離向北,徒留下這條畫卷也似的遇龍河悠悠流過千里,往日那河中隨波漂流的竹筏,都已劃過萬重空山,隨風遠去。
紫琊仙君與阿青自擊敗了天毒惡獸,離開鳳凰古城之后,御劍而行,已深入了十萬大山之中,朝著混沌之祖棲身的‘涵虛之境’而去。此地乃是嶺南中的一處奇異的秘境,傳說涵虛之境的四季,與世外不同,外界正當長夏之時,那其中卻大雪飄飄,冰封長河。蔚為一個奇異的去處。
“夫君,你快來啊,下面,當真是好美的風景!”阿青見了下方山清水秀,不由得少女心性大起,于云霧之間縱身穿云而下,御劍落下半空,投入了那一片宛如夢幻也似的世界之中。
紫琊仙君見阿青歡喜,亦是含著笑意,追隨在她身后落下云頭,只見她飛身在遇龍河水面上空,輕輕踏著那碧綠色的煙波,兩岸之間蒼綠的峰巒舒適寫意,遙映著她素面如花,回眸淺笑的絕美顏容,當真是天然絕配。
她婀娜秀美的身影倒映在仙君蒙著淡淡紫意的眼瞳之中,有那么一瞬間,他覺得,這個世上再無阿青這般美的女子,她的美不是那種妖嬈嫵媚,亦不是那種浮淺表象,而是一種收放自如般的渾然天成,心有境界,清婉綽約,芳華待續。
自古《詩》中便有‘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之絕句流傳于世,而仙君此時凝目望著水岸一方的佳人,觀賞她眉間漾出的風雅之美的同時,更是從中體悟到了一些不一般的東西。這其中,自有一分曠美的意境與言中深意,值得細細體會。
遇龍河波光粼粼,仙君二人御劍而行,恍若置身于靈秀不盡的百里畫廊之中,山巒蒼翠,水倒影著山光,山清秀著水色。點映著兩岸一行行隨著和風輕輕搖曳的鳳尾竹,直令人心曠神怡。如若能放舟在水,遠離塵囂,就在這空濛山水之中逐流飄蕩,將路過的每一座靈秀山川都鐫刻在心中,那該是多美好的事情。
正有一篇七言詩文,單道出了這造化天靈所蘊的錦繡山水,當真是再尋不到一處的風景,懷有這般絕美景致。詩曰
云近千峰天霧垂,舟分碧濤玉屏開。
竹影斜橫煙波里,細雨更在青山外。
二人在遇龍河上駕云穿行,沿途停步之處皆是美景。此地當真是甲于天下,觀之不絕,當二人傍岸之際,還沒有自那河畔奇美的景致之中魂歸而回。帶著滿腔的山水之趣,仙君二人且行且觀,在繁花亂墜的迷眼景致之間,穿入到了月亮山中,走著走著,忽然阿青一聲驚呼,指著前方,仙君隨之望去,竟也為之吃了一驚。為這自然界的雄奇造化所驚嘆不已。
只見在那不遠處的青坪之上,生長著一棵巨大無比的古老榕樹。榕樹古時又喚作喬木,原本在中州的許多地界,都有生長以供觀賞。不過,在這遇龍河附近生根的,位于月亮山中的這一棵高聳天際的巨大神木,卻遠遠超乎了阿青與仙君二人的認知!
此時聳立在兩人面前的這棵雄奇的巨樹,足有千米之高,百丈之粗。宛如撐天神柱一般的橫貫入云穹之間,其主干上爬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