燼滅魔帝的故事,要從中州上的秋水城說起。伴隨著明月悠悠,一同回溯千年歲月,追尋這一段凄婉動人的感情。
三月的風,拂綠一行行檐外翠柳,水堤之畔春意盎然,但卻又及不得那推開窗的佳人,眉黛之間所蘊含的一抹清麗姿容。她獨坐窗前,在案上煎好了一壺上等的香茶,盞中新鮮而細嫩的茶葉浮動在雨過天晴的茶杯之間,她獨斟一杯,紅唇淺泯,入口時是淡淡的苦澀,之后,便會隨津回甜。
她很享受一個人在茶樓之上靜靜品茶的感覺,這樣可以令她遠離喧囂的塵世,由心中得到一絲寧靜。方今正是清明前后,神州大地蒙春氣升發,萬物殷長,她品著香茗,遙望向了雅致軒窗之外的世界,但見窗外煙柳成蔭,行人商客,往來不絕。正有詩曰
揚州三月醉游人,東關煙雨酒巷深。ii
誰將舊憶心間事,寄與流年一紙箴。
秋水城屬于揚州地界,這里距離神川城路途不遠,亦是沾染了幾分那屬于中州第一名城的錦繡繁華。茶舍客棧,盡是修筑得素雅寫意,隔岸之處,船舶繚繞,圍繞著一泓清澈的秋水錢江,當真是好生景致,直如畫里城郭。
她倚著欄桿,在周遭沁人心脾的茶香與詩畫般的美景中沉醉了許久,方才戀戀不舍的收回了思緒。素手一揮,一道流光飛擲向了茶館客臺之處,茶博士慌忙接住,只見那竟是一錠十兩重的雪花白銀。他忙追出去時,那含著淺淺笑意的姑娘卻憑空消失而去,不見了蹤影。
絕美的女子化為清風遁走上天,在云間顯出了真實的形貌,只見她身姿婀娜,秀發如雪,瓜子臉,面勝皎月,唇點清荷。身披著華美云霓編織而成的輕紗,正是一派瑤宮仙子的模樣。當真是美得超凡脫塵。ii
她是神界的玉瓊仙子,掌管著瑤天神水,為了使人界的風景更加的秀美。她終日都奔波于萬頃山河之間,以神力整頓山巒,掃清惡瘴。雖然仙子每日里風塵勞頓,但是,她滿心愛著自己掌管的河山川澤,更愛人界上那些人們,她的愿望是有朝一日希望所有的人都能似鐘靈秀麗的山光水色一般,遠離戰亂與破壞,與自然融會貫通。
方今中州國境四方,皆有戰火連綿不絕。唯有偏南的揚州尚未被殃及,所以大量的難民自北地涌入了揚州地界。他們一路奔波驚魂不定,饑勞許久。更蒙此時春日瘟疫橫行,大批的災民都病倒了,山中滿是病餓而死的百姓,慘不忍睹。
但有權勢者皆忙于統兵征戰,爭奪帝位,卻無人來管百姓死生如何。軍馬若來,逃得快的便能留下一命,逃得慢的,便被無情的鐵蹄踏穿了胸膛。沒有人會憐憫無辜的百姓,他們舉家帶口,冒著風雨晝夜奔逃,只為了能夠在亂陣中逃得性命在身而已。ii
玉瓊仙子遙望下界無數難民,衣衫襤褸,相互攙扶涌入了秋水城中,不由得為之慨嘆不已。她欲揮袖入云離開揚州之時,但突然卻又于心不忍,遂落下地面,搖身一變,化為了一個美麗的女子。
天條有云,身為神邸,不可在凡人面前顯露本像。但仙子此時心念下民疾苦,只好從中求全,略施變化,化身成了秋水城中一個平凡的女子,但她卻具有著生為神女不凡的能力,隨手一變,便能點石成金,仙子買了許多熱粥,支起大鍋,在北城門之外為難民施粥。災民們聞說有人施粥,當即蜂擁而來。
拄著竹杖的老婦人蹣跚而行,她的雙腿都被山中的荊棘刺得血肉模糊,仙子遙遙望見了她行走不便,當即親自跑過去為她端來了一碗熱粥,又采下止血的草藥,炮制為軟膏,為老婦人敷在了雙腿上。令她失了神的渾濁老眼,恢復了些許神采。ii
“女菩薩神仙心腸,必有福報啊……”老婦人合掌念佛,也許,這些災民們都將她當做了救苦救難的女菩薩,一路之上,正是有著這樣的好人,重新賜予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