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日落,云舒云卷,紅塵百態只如白云蒼狗,然則人們身處在塵世自然的四季變化之中,路過之處,自有一番有心人方能發覺的詩情畫意。但愿流年安好,故人不散。斟一盞明月流光,將心間之事,談笑間訴與鴻儒來客聆聽。
世間大道,說來至簡,但卻往往看易行難。許多前赴后繼的修真者為了追隨所謂的‘天道’而舍生忘死,但天道悠遠深湛,縱使踏遍輪回,亦是難以了解大道所存在的的真諦。
然而無論是世道變遷,國運更迭。那位居于揚州地界的神川城,一直都是中州之上的繁榮昌盛之地。神川得名久遠,千年以前,有一游方道真人道號天冥子曾路過此地,眼見神川城萬頃繁華,當真是一處風水寶地,若是在此地開宗立派,傳揚道德。說不定能在此地使得道門興盛。遂以大法力移星換斗,揮江入云。在神川城的上空,建立了名門巨派——玄真派。ii
千百年來,玄真弟子行俠義道,仗劍入世,普濟萬民。成為了天下正道之冠,自新一代唐王登基之后,日夜向往玄真名門巨派,曾三次自帝都長安移駕前來,登上玄真,只為了拜訪真仙,求取正道之經典。此事當可流傳千古,為世人所稱頌。
神川城的名稱由來,便是取‘神隱之川’之意而就此得名。百姓們都知道,在神川城的上空駐扎著真正的得道仙家。除此之外,神川還有許多道之不盡的名號,例如‘琴錚之鄉’、‘玉雕之鄉’、‘畫中仙境’、‘洞天福地’等等。而且,曾有先帝動用民力,修成的一道奇跡般的揚州大運河亦是從神川城而流過。所到之處,將各處的經濟貿易相串聯,使得揚州地界始終都是中州浩土之中,最為繁盛而富裕的地界。
神川城既有古時遺留下來的建筑與古渡口,亦是有著新興的名樓商街。在神川城最出名的東關街外,便是神川的東城墻所在之地,在那里的正對面,便是東關古渡。每日都有許多腰纏萬貫的船商,將大批的貨物在東關古渡這里進行裝卸運轉。由于東關古渡的水系乃是連通著揚州大運河一脈,所以,這些船商往來江南與江北相互貿易,最首要的大站便是神川城。ii
揚州大運河南起自偏僻的余杭,一路蜿蜒向北,渡過中原多個重鎮,連通黃河、海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最后到達冀州之中。這條大運河連貫南北兩地,推動了兩地的經濟貿易,帝國的興盛,多半與這條大運河所通行的黃金貿易路線脫不了關系。
繁盛的貿易往來,使得自古便繁華似錦神川城更加的多姿多彩。在這里,古老的歷史文化與新興的典雅建筑充斥著視線,但是在新興建設的同時,神川城很好的保留了古老揚州人的歷史文化底蘊。使得這里隨處都是一片詩情畫意。
長街之上,煙柳斜橫,水光明澈。與那沿街的叫賣聲,亦或是古琴的韻律彼此相合,組成了一片祥和寧致的風情長卷。但見湖光泛碧,山色空濛,白墻黑瓦的屋宇環在桂樹垂柳之間,天是澄澈的,水是靜美的。偶有典雅的舟船自廊橋下緩緩行過水面。驚醒了水岸邊棲息的一行行白鷺。此情此景,當真是令人游心于美景之中,愜意不已。ii
陸揚此時便漫步在東關古道之上,觀賞著這片繁花似錦的煙雨神川。此時細雨綿綿,清風浮動長街邊那一行絲絳般垂下的翠柳。許多出身名門,顰笑清雅的女孩子們都撐著淺色的紙傘,在街上三兩成群的走著,她們穿著華美的漢服,頭戴玉簪,眉間鬢發烏黑似雪。舉止之間飄飄若仙,端的是美得超凡脫俗。
而神川不止盛產美麗的女子,其街巷內的風貌亦是值得細細品味。陸揚自東關街一路行來,沿路所見,皆是清韻典雅的一間間整齊的商鋪,觀其牌匾之上所題的古字,皆有一種清新文藝的別樣韻味。有賣胭脂香粉的乃是《滿園春》,有賣舊時老物的《青梅竹馬》。書店《水月夢軒》。皆是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