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裴盛秦的回歸,天策軍與隴西軍在臨沂也休整了幾日,養足了精神。
建元十九年,十月二十三日,天策軍及隴西軍自臨沂開拔,奔赴項城勤王。
此時的前秦正處于物資極大富裕的盛世時期,《晉書》中記載了前秦的盛況:自長安至于諸州,皆夾路樹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驛,旅行者取給于途。
在國內行軍,而非遠征,大軍并未攜帶任何糧草輜重,一路輕裝簡行。前秦國內各城池間的官道都布置有亭驛,每隔二十里一處,隨時可以補給。
在前秦強大的官方后勤支持下,十月二十五日,大軍抵達項城,僅僅只耗費了不到三日。倒不是前線吃緊,只是大皇子急著去秦皇御前邀功罷了。
隔得老遠,裴盛秦便看見了項城外屯駐的一層層巡弋甲士,密密麻麻,如同蟻附。靠近這些甲士方陣時,在大皇子的示意下,眾人紛紛下馬步行至前。
“來者止步!”幾員小將官從甲士方陣走出,道:“爾等是哪支隊伍的,報上名號。”
這些小將官顯然不曾認出大皇子等人,實在是這項城的秦軍太多,光是什么都不做肩并肩站著,都能站出幾百里地。就算秦皇與諸位皇子時常在軍中露臉,也很難做到讓全體將士都眼熟。
大皇子朗聲道:“孤乃皇長子苻丕,領天策軍及隴西諸州勤王義軍,入項城勤王!”
一旁的王國安忙上前遞過信物,由幾個將官查驗。
“參見大殿下!”幾個將官確認印信無誤后,朝苻丕抱拳行了個軍禮,又道:“還請兩路勤王軍主帥出列登記。”
苻登上前道:“孤乃南安王苻登,受毛帥所托,總領隴西諸州義軍五萬人,赴項城勤王。”
毛帥便是毛興,同樣位列前秦十大名將之列,官拜河州刺史,是大秦朝立在河西走廊的一根擎天柱。毛興還是南安王的岳父,也就是那位風華絕代的“大秦戰后”的生父,這是一位堅決站邊南安王的軍方大佬。
“毛帥與南安王殿下身處西北,卻仍心憂東南戰事,天子安危,果然是精忠之臣。”那將官一邊提筆登記,一邊不咸不淡地拍了苻登一記馬屁。
裴元略亦上前道:“本將乃右將軍、梓潼太守裴元略,于會稽整編天策軍五千人,特赴項城守衛陛下。”
秦皇恩旨只是加封,并未剝奪原職,此時梓潼太守一職仍在父親裴元略身上。
“天策軍?會稽?”一個將官愣了片刻,突然反應了過來,興奮道:“您是率領裴部攻下會稽的裴大人?”
項城這邊還不知天策軍之名,仍是以裴部相稱。
裴元略頷首道:“正是本將。”
那將官滿眼放光,視線從裴元略身上移到了裴元略身邊那少年身上。只見那少年嘴角微笑,神色淡然似波瀾不驚,任憑一旁的妖嬈美人挽住他的手臂,有種說不出的瀟灑。
將官竟不顧禮節,上前直接抓住裴盛秦一只手,激動問道:“那您就是小裴公子了?”
“正是在下。”裴盛秦尷尬笑笑,他隱隱感覺,這個將官似乎是他的……粉絲?
“弟兄們,破會稽殺朱序擒蠻將的小裴公子帶著裴部弟兄們來項城啦!”
隨著這將官一聲喊,周圍的巡弋軍陣竟都騷動起來,不斷地有歡呼聲響起。
八百人奪下會稽大城本身就極具傳奇性,加之前秦朝廷為了借捷報穩定軍心民心,對此進行了刻意的夸大宣傳,這就導致了裴盛秦收獲了許多的粉絲。
尤其是項城的軍隊,他們是接受朝廷宣傳洗腦最多的一批人,要是換成兩千年后的說法,那就是如今項城秦軍里頭,多的是裴盛秦的腦殘粉。
隴西軍、天策軍以及兩軍中高級將領,都由將官安排城外扎營,項城本身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