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愿意再給你們一個機會,否則你真當我大秦數十萬鐵騎不能再戰么?”
這就是赤果果的威脅了,對于司馬道子這樣的人來說,威脅比勸說有效得多。
這次議和,裴盛秦的真實目的,就是要逼東晉皇帝降號!這事兒短期看來,對前秦是沒什么好處的,但從長久來看,卻大有裨益。一旦東晉降號,秦皇苻堅就是世界上唯一的皇帝,隨著時間后移,前秦的正統性也會越來越高。說白了,當初西晉覆滅時,東晉完全是靠著西晉殘存的正統性才得以在江左續命。如今東晉的民心早已失了大半,一旦再失去正統性,用不了幾年,不需要武力入侵,東晉自己就要從內部崩潰。
當然,這些在后世是很明顯的事情,但由于時代的局限性,這個時代基本上沒人能想這么遠,裴盛秦也不擔心東晉有人洞察他的陰謀。現在東晉使團糾結的主要原因,也只是降號后面子過不去罷了,或許也有人會意識到不妥,但絕對沒人能將后果分析得如此清晰。
司馬道子看向馮該,馮該連忙低下頭,一言不發。這尼瑪是喪權辱國啊,誰現在開口,將來誰就有可能替司馬道子背鍋,傻子才開口。
司馬道子再扭頭看看譙縱,譙縱的反應和馮該一模一樣。
其他的小官見兩位副使都不敢接話,自然也是有樣學樣。
司馬道子等了很久,見找不到背鍋的人。想了想,這鍋也不能讓他背啊,既然是皇兄的鍋,就讓皇兄自己背好了!于是司馬道子低聲道“茲事甚大,本王不能做主,還需請示皇兄。”
“可以,你這便去請示吧,聽說你們晉朝的飛鴿傳書從淝水到建康只需一日,來回也只要兩日。本侯給你三日時間,三日之后,本侯要看到答復。若是貴朝皇帝愿意降號,無論是王凝之還是桓玄,我朝都可以放他們安然南歸。”
裴盛秦有信心,司馬曜會答應降號的。如果司馬曜是個昏庸的帝王,裴盛秦反而會擔心他好面子不肯低頭。但司馬曜很明顯并不昏庸,這次裴盛秦提的三個條件,說到底晉朝沒有付出任何實際代價——除了一個朱綽,但那壓根就不算事。換幾個稱呼就能順利議和,還能換回己方的幾個大人物,何樂而不為呢?
越是英明的皇帝,這這種關鍵時刻,就越不會在乎區區一個名頭。
當然,裴盛秦也不是不愿意給前秦換些實際好處,但問題是一旦涉及到實際好處,那必定是要長時間扯皮的,如歲幣數額,或者割地大小,這些都不可能三兩天便敲定。而一旦談判時間久了,塞北動亂的消息傳到了東晉,到時候前秦便失去了談判的主動性,說不定東晉還要反過來刁難前秦。
因此,趁著眼下東晉還不知道塞北之事,用最快時間把議和條約敲定下來才是最穩妥的,打擊一波東晉的正統性就是最合適的選擇了。至于王凝之這種蠢貨,裴盛秦自然愿意把他放回去,如果東晉的高級官員全是王凝之這種水平,那該是多么美好。桓玄這種野心家放回去也是沒壞處的,東晉的奸臣嘛,自然是多多益善。
一旦達成條約,昭告天下后,東晉就算事后得知前秦塞北動亂,也沒機會反悔了。在這個時代,一個王朝最重要的就是信譽,不講信譽的王朝是不會得到人民支持的。若是東晉剛剛締結條約馬上便撕毀,不用前秦動手,他們自己內部就要亂起來。
qch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