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完正事出了火器局,張明遠長舒一口氣,如釋重負之感重新歸來,有種說不出的舒爽。
大明官員忠君愛國思想著實可敬可佩,動不動就要在口頭上有所表示,好似不惆悵、不流淚、不對天作揖,不足以表達內心之火熱。當然,這些都可以理解,文人為官前學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了官后,可偏偏‘手無縛雞之力’,一志大才疏搞不了經濟建設,二上不得戰馬馳騁疆場,于‘治國平天下’毫無半分益處,心中忿忿不平時,只能在‘修身齊家’上下下功夫,做做文章,充分發揮伶牙俐齒之特長,關鍵時刻吆喝兩嗓子,搖搖旗助助威,刷刷存在感還是可以有的,又不用流血流汗,頂多流流淚水,何樂而不為?
這些總體是好的,雖然做作一些,但人家內心是干凈的,赤誠、忠心、為國、為民、蔑視‘外國猢猻’毫不含糊。大明文官矜持是矜持,但一碰到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立馬便能團結一致,‘作揖、流淚、惆悵’三法寶,永不衰敗,引領一代又一代讀書人前赴后繼,繼往開來,造就了鐵血的鋼筋鐵骨。
哪像百年之后的大辮子朝,愚民政策搞得實在過分,培養出的文官集團,個個眼神呆滯、愚不可耐,一副坐井觀天的井底蛙模樣,沒見過世面不說,對外來的、西方的一切都崇拜至極,大肆崇洋媚外,口中喊著義薄云天、忠君愛民,私下卻干著喪權辱國的陰暗事,遇見西裝革履,滿口人權、普世的外國人,大辮子往后一甩,恨不得跪下猛磕大腦門搖尾乞憐,若人家稍稍流露出‘吆西吆西’的滿意嘴臉,當場認祖歸宗絕不在話下。官員已如此,百姓更不用提,明明是‘天朝上國’人家,面對外國人,卻總要擺出一副死乞白賴諂媚嘴臉,愚民愚民已成病態也。
又是百年后,當年的祖宗們早已化為黃土,尸骨無存,可愚蠢、諂媚、媚外、跪舔.....等賤己基因卻滲入后輩子孫血液,去之不盡,無數國人為之瘋狂,又無數國人為之做賤自己。到了現代,君不見‘情人節’‘圣誕節’大行其肆?君不見去國外買馬桶蓋?君不見攜妻帶子背井離鄉,只為謀得某國‘綠卡’?........太多的媚外,太多的跪舔,最后造就了無數國民畸形的價值觀。
“哎!心真的好累。”張明遠無奈嘆了口氣,撓撓頭,拍拍腦門,恍然道:“想這些干嘛?又想多了。不過大辮子朝確實是個禍害啊!”
想通此節,張明遠頓時神清氣爽起來,帶領罕皮、孔顏,融入熙熙攘攘的南京城大街,以前忙于公務,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從無暇抽出時間逛逛街市,今日左右無事,張明遠反而對古代南京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產生了極大興趣,有心要體驗一把。
差一刻就到正午,正
是城內最熱鬧時分,人群絡繹不絕,市民來來往往,前呼后擁,川流不息,好不熱鬧。
不愧是秦淮河畔著名步行街,戲臺搭在街道正中,觀眾站在街上看戲;街道的一邊又用木條和木板搭了兩座女臺,上面遮有布幔,臺上坐許多女眷;街道周圍的店鋪酒樓也擠滿了看客,整個街道成了演出場所。從右至左,街市縱橫,店鋪林立,車馬行人摩肩接踵,標牌廣告林林總總。兩岸建筑,佛寺、官衙、戲臺、民居、牌坊、水榭、城門,層層疊疊。茶莊、金銀店、藥店、浴室,乃至雞鴨行、豬行、羊行、糧油谷行,應有盡有。河中運糧船、龍舟、漁船往來穿梭
繁華鼎盛之下,怎少得了洪武大帝----朱元璋老祖宗的功勞,他雖生性節儉,卻舉全國之力修建國度。
元朝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天下群雄揭竿而起,洪武大帝高舉義旗,振臂一呼,群雄畢至,經過鐵血拼殺,義軍一路高歌猛進,以摧枯拉朽之勢覆滅元朝,最終于公元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定都應天府,也就是今南京。
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