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一答間,雙方很快跨越了陌生這個級別,轉而向著友好、合作、親密、無間方向發展。
張明遠也搞清了對方的來歷。
這是一支由當地窮苦百姓自發組織起來的民間抗倭組織,隸屬于浙江備倭都司觀海衛所屬。
若說所屬也談不上,這只是一只不吃軍餉的民間游擊隊,專門打擊流竄到鄉野的零散倭寇,進行一些正規衛所軍所力不能及的戰斗。
嘉靖初年,突如其來的幾乎成為無妄之災的倭寇幾乎挑動了整個東南沿海地區的神經,徹底攪動了大明朝廷。
至嘉靖二十五年(0年),倭寇再犯寧波、臺州等地時,朝廷不得不重新調整劃分沿海布防,將浙江沿海地區所有衛所合而再編,分設六個備倭把總,分領各衛所軍事并巡防汛地。
把總的上級是參將,統領于總兵官。
這種把數個衛所設為一個防區,打破了以前以省指揮使統領衛所的格局,并設置總督居中調度海防兵力。在下面設水寨、游兵、巡哨為第一道防線;以衛所為中心,包括巡檢司、烽堠、墩臺、營壘為陸上第二道防線。把總、參將可以調動本防區內的兵力,總督可以協調沿海各防區的兵力,從而形成了從海上到陸地,從一點到一片,從一片到全局的立體防御體系。
嘉靖三十二年(0年)四月,倭寇00余人進犯上海的南匯、川沙、松江等地,被參將盧鏜擊敗后,小股流寇竟分擊各地,連破臨山、郭巨、乍浦、青村、柘林、松江等衛所,并直接威脅觀海衛。觀海衛指揮僉事張四維率兵迎戰。
當時在杜家橋有杜聞銘、杜淮父子,自散家財招募了一批年輕力壯的勇士,組織了一支民間抗倭隊伍。聽到倭寇進攻觀海衛的消息后,率領所部火速趕去增援,與衛內官兵里應外合終將倭寇擊退。由于作戰出色又勇猛異常,被海道副使劉起安委以重任,令父子倆守護慈溪、余姚、定海等地。
此時,與張明遠相見的二位民間組織首領正是杜聞銘、杜淮父子。
此次,倭寇再次進犯觀海衛時,被衛所正規軍成功圍剿,但還是走了一些漏網之魚。這十幾名倭賊流入慈溪縣后,專在山野樹林中流竄,不時襲擊分布于山林中的村莊。
杜聞銘、杜淮父子聞訊后,盡起隊伍進行追剿,但還是被倭賊逃跑了。二人不甘心失敗,率領義軍到處追剿,終于在得到鄉民報信后,才追擊到此地,沒想到已被張明遠等人給清繳完畢。
二人常年清剿倭寇,與倭賊作戰無數,深知倭賊戰力驚人,兇殘成性,加之大明軍隊衛所制腐朽沒落,清剿戰事往往勝少敗多。因此,在明軍隊及廣大沿海百姓中早已流傳出‘倭賊是殺人不眨眼魔鬼’,這間接造成了倭賊愈來愈猖狂,大明軍隊愈來愈孱弱的無奈事實,無數次的十倍、百倍力量清剿也僅僅是將倭賊趕走,從未出現過大獲全勝的場景。
而今日,張明遠以一己之力就完成了對十數倍倭賊的清剿,而且還是大獲全勝,怎能不讓杜氏父子高興,心中早就打起了招募張明遠等人的主意,這絕對有助于抗倭大業的順利進行。
“不知張公子仙鄉何處?”杜聞銘抱拳道。
張明遠拱拱手,笑道“在下自西面而來,閑來無事,呼朋喚友做些小本買賣。”他也說不清楚自己從何處而來,干脆撒了謊,省的以后又是麻煩事。
杜聞銘指了指身旁的罕皮等人,驚異道“不知貴友從何而來?為何這般模樣打扮?”
張明遠無語了,畢竟自己是華夏人種,怎么撒謊都行,可這些非洲大漢就不好圓謊了。說他們是華夏人,除非對方腦袋被驢踢了或被門擠了,才會相信。
其實,他也很頭疼,很恨老天爺的大方。
別人穿越都是獨來獨往,奪舍也罷,穿越也罷,都是孑然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