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名將笑了,張明遠自豪;戚名將越成功,張明遠越自足。
好了,通過月余的努力,終于成功暗示并解決了戚名將成長升級過程中的種種疑難雜癥問題,可能稍稍影響了歷史發展進程,提前了抗倭大業中著名歷史事件的發生,但總得來說還是符合整個歷史發展脈絡的,沒有歪曲事實,沒有胡編亂造,更沒有把歷史弄得一塌糊涂。龍山戰役慘勝、戚繼光發明抗倭陣法、義烏編練新軍等等無一不是順理成章,銜接的那么天衣無縫,張明遠都忍不住在心里為自己點了一個大大的贊。
說實話,張明遠膽小,沒有猙獰獠牙,也沒有野心勃勃,穿越小說中那種肆意改變歷史發展,強取豪奪別人成果的現象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他覺得那是對歷史發展的不負責任,更有違穿越人士的生存法則,該受到強烈的譴責。
強烈的責任心促使他來到這個陌生世界后一定要做一個遵章守紀的乖寶寶,靜靜地探視這個世界,不敢有任何不良的舉動,只有在發生徹底違背自己善良的初心后才會從密閉的套子中稍稍探出觸角,小心翼翼打量事態的輕重緩急后,然后才會秉承初心權衡良久做出改變歷史的決定,但那也是輕輕的修改,不敢有絲毫的哪怕纖微的違背事實的舉動,這也可以歸類為‘小富即安’的思想意識,小心翼翼做人,踏踏實實生活。
來到這個世界久了,經歷的歷史事件多了,身上的棱角也漸漸磨圓了,沒有王圖霸業夢想,更沒有改朝換代的野心,只想平平穩穩安享余年,將來在軍隊里混不下去了,就退休回家,掙點小錢,蓋個房子,娶個媳婦,過好下半生。
正如華夏古典神話傳說中那樣,老天遵循天命,不停地給各朝各代下凡各類神仙,或幫助治理萬民輔機國運,或禍亂家國天下敗壞朝政,這類神仙也可以稱之為穿越人士,只不過都是一些被抹除了記憶的凡夫俗子,通過后期的不懈努力再茁壯成長。哪像自己穿越后就帶著未仆先知且領先這個時代數百年的知識,相互對比之下,穿越人士確實比投胎轉世的神仙更具有強大的破壞力,更具有改變歷史的能力。
那個深居簡出宮宇,青燈道尊相伴的道君皇帝,身懷家國天下道貌岸然的朝廷官員們,著實可以為老天賜給的這名穿越人士的無欲無求而拍手相賀,感謝他老人家的大公無私,還有通情達理。
百年后,當這名穿越人士身入黃土后,就憑著他這份不給道君皇帝修仙添堵的初心,大明王朝如果還有良心的話,著實應迅速將張明遠的骸骨找出來,然后三叩九拜態度虔誠地將其配享太廟,終生享受冷豬肉的供奉。
戚繼光也升級了,一代名將就此光燦燦閃耀于世,抗倭大業也有了主心骨,張明遠能想象得到,此后將是他老人家攻城略地一往無前,打得小鬼子們屁滾尿流的波瀾壯闊的畫面徐徐展開,平平淡淡毫無新奇,沒有花樣百出,只是遵循實際的時間線路。
感受著戚名將的意氣風發,張明遠猛地覺得生活變得毫無意義,充滿了悲鳴的感覺,毫無懸念地陷入了沉思,今后自己要何去何從呢?是繼續留在軍隊完成設定好的游戲程序?然后建功立業做個將軍,運氣好的話還能覓個王侯,最后病榻床前享受天倫之樂;還是就此歸隱山林,青燈古佛了此殘生?
突然很心煩,穿越過來后第一次出現了煩惱,張明遠很無奈,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嫉妒戚名將的意氣風發?還是
穿越的事實已成定局,那穿越的意義又是什么呢?難道就按照既定的游戲程序無驚無險地走下去?嗯嗯,不,好像缺點什么?穿越的人生不該這樣,那樣只會碌碌無為,庸庸淡淡,好像應該更豐富多彩些吧?
可是怎樣才能豐富多彩呢?哎呀!腦仁疼,想多了也費腦子啊!管他呢,先把眼前做好,以后找到什么出路再說。
尤其是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