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名將在龍山百戶所成功改良軍刀的喜訊當天便傳揚了出去,龍山興奮了,觀海衛興奮了,備倭都司興奮了 軍刀一出天下無敵,抗倭大業所向披靡。 刀鋒雖無敵,眾說紛紜必有妖。 于是,廣大將士們的興趣發生了質的轉變,逐漸在八卦的道路上欲走愈遠了‘戚夫人大戰赤膊戚名將’倒成了人人關注的重點所在,為更好且盡情展現出大明女權主義在婦女‘半邊天’領域內所蘊含的重大意義,有好事不怕死者私下里編排了諸如‘戚家伉儷試刀劍,夫人大戰戚名將。’、‘夫人颯爽英姿,名將赤膊上陣’等等作死的章回體評書,搜腸刮肚盡力還原當時盛況,其文辭之優美,細節之生動無不切中要害,一針見血表現出了戚夫人的颯爽英姿的同時,也無情批判了大明夫權主義在戚名將身上的沒落,引得無數觀海衛諸位將軍們臉上無光無采,心情極度壓抑,痛心疾首之下,無不聲嘶竭力給予戚名將最無情的駁斥,民主生活會開了一場一場又一場,批評與自我批評搞了一次又一次,總而言之,戚名將上陣沖鋒天下無敵,戚夫人海扁夫婿所向披靡。 有詩為證 戚家元敬亦可憐,揮斥方遒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軍刀落手心茫然。 張明遠覺得自己越來越不厚道了,戚名將只不過是不輕不重教訓了自己兩次而已,結果自己略施小計假戚夫人之手小小懲處了他,心中著實愧疚不安,思來想去,吾日三省吾身好幾天后,突然心情開朗,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讓戚家賢伉儷刀光劍影交加,除了能最大限度增進二位賢伉儷的真摯感情外自己絕對的功不可沒。 好事者有之,同情者有之,批判者有之,愛看笑話的更有之。 賢伉儷龍山大戰三百回合不久,觀海衛指揮僉事孫博文,龍山千戶所副千戶梁必英便聯袂而來,二人年齡相仿,關系密切,從勾肩搭背的舉動和眉開眼笑的表情中,張明遠看到的更多是對‘無恥’這個名詞的盡情演繹,隱隱約約還能體會到多多少少暗含著的基情韻味。 張明遠暗暗搖頭,同時也報以最真摯的理解,抗倭前線,荒郊野外,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屁大的地方,每天見的都是同樣的人,做的都是同樣的事,偶爾有個外來的陌生人都能讓他們興奮半天,如此平靜的生活就像一潭春水毫無生氣,當春風襲來吹起絲絲漣漪,以他們沉寂多時的內心,怎能不掀起八卦的好奇心?更何況還是事關觀海衛最高首長的爆炸性新聞,除了好奇和看笑話,他們還能干什么呢尤其是作為尚未婚配的二頭屌絲。 思緒盡情發散 二人勾肩搭背眉開眼笑,雙手環繞基情滿滿,難道這就是為何聯袂不婚的原因?大明也有基情?應給沒有合法的基情吧哎!又想多了,又想多了,最近大腦營養不良,該補補了。 大家都是熟人,又平級了,見面自然很親熱,少了作揖拱手道的客套,多了拳打腳踢的激情,你一拳,我一腳招呼很熱烈,一個比一個不服氣,相互調笑著吵吵鬧鬧,不分彼此,仿佛不把人打得半死就顯示不出兄弟間感情多好似的。 笑鬧夠了,三人都累了,孫博文、梁必英相視一笑使個眼色,二人一左一右夾起張明遠的胳膊,不由分說拽著就往外走。 “二位老哥,為何劫持小弟”張明遠大驚失色,搞不懂這兩位基情滿滿的好友要干什么?說到這,又覺得不足以表現出自己日理萬機的責任感,怕被嫌棄游手好閑似的,委屈道“小弟其實很忙的。” 二人停住腳步,果然露出很嫌棄的神色,眼神中滿滿的鄙夷,連連嘖嘖“對對,張大人日理萬機,夜不能寐,茶飯不思,不光要操心抗倭軍機大事,就連人家賢伉儷的私事也一并管了,老哥們佩服佩服”說完,連連贊嘆,眉眼瞇縫的無處可循,嘴巴擠擰成一條小o,一副讓張明遠手癢腳癢的欠抽模樣。 張明遠忍住手腳癢麻的蠢蠢欲動,從二人的擠眉弄眼中看出了絲絲戲虐,成功領悟到了此話包涵的威脅韻味,稍傾,冷汗禁不住滲出來,聲音中的委屈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