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山風景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清明節。
今日又是一年一度的權貴集體娛樂活動春游踏青。
明朝關于春游踏青的記載,一說是上巳節,一說是清明節,這里采用清明節,緣由如下。
據史書記載,上巳節起源與北方,俗稱三月三,是華夏古代民間的傳統節日,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游春等內容。
上巳節盛行于春秋,流傳至三國,到了魏晉時,由于當時社會中崇尚自然、縱情山水的風尚,對人們而言,上巳節祓除的意義大大減弱,而迎春賞游之意越發濃郁。
到了宋代以后,三月三上巳節在北方突然銷聲匿跡,不見于文獻記載。雖然宋代以后,“三月三”上巳節不見于文獻記載,但僅在西南部分地區流傳,南京是否包含其中,不可查。ii
因此,本著客觀公正態度,醉臥江上擅作主張,將其定為清明節,如有謬誤之處,請各位書友海涵則個。
但甭管哪個時間節點,總歸是權貴借機游山玩水,體驗基層生活的最佳時間節點,與民同樂普天同慶嘛!
大明剛建國時,洪武大帝為示太平盛世,彰顯與民同樂大度氣質,于清明時分攜大臣們一道春游,史書上還留下一副對聯“金陵城扶老攜幼,全家出動;牛首山彩幄翠帳,人流如潮”。 另外,據明《江寧縣志》載“攜酒游山,城南雨花臺最盛,謂之踏青,每日游人晚歸如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以權貴們這種平時撒鷹逮個兔子都要前擁后呼的搔首弄姿性格,如此重大的節日怎可不好好熱鬧一番?ii
踏青隊伍浩浩蕩蕩,前呼后擁,以徐鵬舉為首的一眾武將邁著沉穩的官步緩緩走在前列,個個顰眉拂須,一張張老臉上寫滿了矜持,賽文學修養似的,談天論地得不亦樂乎,含蓄穩重之態令一幫文人不時點頭稱贊,相視一笑后,心中不約而同給權貴們優良的精神文明素質點了無數個大大的贊。
可矜持貌似有保質期似的,接下來的一幕就令文人們目瞪口呆了
遇見曼妙綽約的黃花大閨女,權貴們裝得很辛苦的矜持形象,便立馬原形畢露,腆著一張張老臉沖人肆意大笑,惹得人家青春少女掩面大羞,場面一度露骨火爆;以國子監祭酒沈坤為首的文人掩面嘆息,然后看著一群鬼子進村似的武將,忽然又生出了識人不淑的悲哀,春游踏青本是高雅文化,卻被這幫夯貨硬生生搞成了土匪下山打家劫舍的綠林活動?大家都是文明人,怎么受得了這等恬躁喧鬧的活動。ii
沈坤等文人是有苦衷的,每年徐鵬舉派人來請,他們都借故推脫,反正就是不愿附和這些聲色犬馬之徒。奈何公府下人請不動,某徐姓不著調國公便會擺出全副儀仗排場打上門來,眾目睽睽之下索性把他們扛起來塞進轎子就跑,任他們叱咤喝罵,理都不帶理的,一路招搖過市,跟搶壓寨夫人似的得勝還府。
一幫子老貨吆五喝六,大搖大擺在前面調戲蕓蕓眾女時,沈坤等人卻垂頭喪氣,如同被綁票的人質,只等老貨們心情不好,咔嚓一聲被撕票。
哎!一年一次……一年一次,今日又被綁過來,為了這個娛樂至死的節目,‘威武不能屈’的生命值算是耗盡了,今后被江南士林學子們背后戳戳點點,老臉更是丟盡了。
……………………ii
春游踏青照舊充滿了濃濃的靡靡之色。
玩物器具還是那幾類,沒什么出彩之處,不過細心的沈坤還是發現多了一樣取樂用具射柳,于是瞠目咂舌,顫巍巍指著徐鵬舉,就要破口大罵,徐鵬舉也不甘示弱,瞪著大眼重重一哼:“日有所思夜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