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我猜測這多半是一根柚木。
柚木又稱胭脂樹,生長在高海拔的丘陵地帶。國內很少有生長,最大的出產地是緬甸泰國一代。這種木材成年后樹干筆直,可以生長四十到五十米的高度,且木質密度較高,是制造大型船舶最好的材料。
幾十步我們就到了尾部船樓的下方,這真的可以稱之為是一棟樓了。整體一共有三層,第二層和第三層都向內凹陷了一塊,前方正好流出了一塊空地,兩邊各自有往上的樓梯。
順著樓梯而上,直接來到了最上面一層。按照正常思維邏輯來想,有主導控制權的地方一般都是設置在最高處,可以觀察到全局的位置。
看來明朝的工匠和我們的思維是處在一條線上的,到了第三層明顯就可以看出相比相面有了很大的差別。
這里雖還有往上的臺階,但是上面已經是下一層平面甲板了。三層往艙室內的門處在整個平臺的最中間,兩扇雙開的木門,可以隱約看出之前應該是刷著黑漆的。
也不知道當年用的什么涂料,到如今還只是斑斑勃勃的。此處門前的平臺外有木質的圍欄,圍欄之上一條被雕刻的栩栩如生的龍形浮雕盤踞在上面。
近了些我才發現,這龍形雕刻并不是只有一條。而是從中心處往兩個方向各自有一條,這兩條木雕飛龍尾巴對著尾巴,趴在欄桿之上,直延生到圍欄末端,龍首高高的揚起,氣勢非凡。
“這龍形物件,要不是天子一般不會亂用吧。”我有些疑惑,還沒上船的時候,就已經在船頭看見了兩個龍首浮雕了。現在再加上這里的,總共就是四條了,這個數量,就算是大明船隊的主船,也不太可能敢有這個配置。
胖子上前觀瞧了一會,又用手摸了摸龍的身子“你說的這也是個理兒,這艘船恐怕沒那么簡單。”
我倆正研究者欄桿上的兩條龍形雕刻,突然就聽見后邊傳來了兩聲木板被敲擊的聲音。
回頭就看見了一直沒參與我們討論的老代在哪里用食指敲擊著木門,敲了敲還用力往里推了一下,門卻是紋絲未動。
胖子見此冷笑一聲,就說“你和那些死鬼還那么禮貌干什么,一腳給他踹開得了。”
“不是,這門我怎么感覺是從里邊反鎖的。”老代馬上回應道。
欄桿離木門只有三步的距離,胖子馬上上前,一只手按在了黑漆柚木雕花門上,這門的雕工相當考究,必定是出自功法極佳的工匠之手。
兩扇門上各是一只不知道是獅子還是麒麟的浮雕,形態生動,就如快要從木門上跳出來一般。略微還能看出,工匠的雕刻手法還有些炫技的意思。
胖子伸手按上去,木門紋絲未動。他又使了使力氣,臉上能看出是憋了勁道的,可是這木門之后就像是頂著一塊巨石一般,胖子的推動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他馬上雙手拍了拍,就做了個都閃開的東西。這我很熟悉,他這是要在當一次人體破門器了。
我不禁為此木門感到了一些惋惜,六百年的文物,馬上就要被他給撞壞了。那些研究明史的,要是知道我們這樣搞,恐怕把我們千刀萬剮了都不解恨。這大明的寶船在世上估計也就此一艘了,還被我們如此破壞,氣也給那些學者氣死。
老代經過的點撥,也閃開到了一邊。只聽見胖子大吼一聲,就從欄桿處一個助跑,撞到了木門上。
嘭的一聲之后,我們并沒有看見木門碎裂或是胖子飛身掉入船艙內的景象。門還是一點沒有動彈,只有一些落在上面的水珠被胖子撞擊的震動彈飛了出去。
胖子則是呻吟一聲,斜著身子歪倒在了地上。他長呼著氣,半身躺在地上就罵道“娘的,這門是一塊石頭啊。”
他這么一下,可能是真被撞的不輕。木門之后可能是有著什么特殊的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