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
皓月清輝,云兒靜悄悄。
月光吹過窗臺,林葬天坐在窗前,手中拿著許多古樸的書籍,都堆在了窗邊,借著月光看書,其實也別有一般滋味。偶爾有清風吹過,帶著新鮮的空氣進入身體,帶來全身酥麻的快感。雨后的天地靈氣更為純粹,在這個時候修行是很合適的,因為精純的靈氣環境下,會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過濾”環節,在這樣的環境下修行更有效率,所以洛梅他們都返回了各自的房間,沒有人來打擾林葬天安靜地想一些事情。
林葬天左翻右看,查看了很多的典籍和史料記載,大致地算出了鎮靈山具體出現的時間和地點,和上次告訴洛梅的時間有些偏差。想到這,林葬天不由得神色有些尷尬,因為自己算錯了時間,所以那個丫頭才會一直催促我快點走的吧?
林葬天笑了笑,其實這也不能怪他,那個地方自己也好久沒有去過了,很多事都已經變了,每當自己輪回一世的時候都需要去好好地確認一下時間線的正確與否。這是一件勞心勞力的事情,所幸林葬天早已經習慣,也就不覺得有什么累的了。林葬天看著堆在窗邊的書,放下了手中的筆,將其好好地放在書頁間,然后靠在椅背上,仰起脖子,然后扭了扭,太久沒有抬頭,導致脖子有點僵硬酸痛。
林葬天伸出手來,在后頸揉捏著,他看著無人的街道,視線低垂。空氣中還是有些濕冷的空氣在徘徊,拂過衣襟,繞到腦后,就像是一個柔情的殺手,不言也不語。
林葬天突然站起身子,收拾起了放在窗臺上面的書,在整理書籍的過程中,其實也是一個修心的過程。一頁又一頁的紙,將其折起又撫平,看著書頁上的微微痕跡,就像是一條條縱橫的河川,百川東到海,紛紛匯聚在這些塵封多年的書本中,就像是一片一望無際的平靜的海域。
林葬天將手放在書頁邊緣,突然有些感慨。
這些書籍不知道經過了多少人的手,他們也曾翻閱過,在書上記錄過。那些隨手為之的批注,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愈發地顯露出其真正的可貴之處。那一個個的閃光的思想,無論其正確與否,都給后人留下了無比珍貴的財富,敢為人先,登山涉水,走遍天地間,記錄下來這座天地的種種神妙之處,記錄下一座座山、一片片水、一個個難以忘卻的人。
其實這本書具體是從何而來的,林葬天也記不太清楚了,只記得自己在上一世輪回的時候,曾經無意間在一處人跡罕至的山洞里遇見了一座高聳的亭臺樓閣,其中有著不少的書畫、不知年代的筆墨紙硯,瞧著那成色,也不是俗物,墨過千年而不干,是謂“珍品”。走入其中,可以看到一個巨大的書
架,里面擺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書籍,類型多樣,題材豐富。整個樓閣內,可以說是一塵不染,就像是時常會有人來此打掃似的,可是觀其內部的樣子,倒也不像是有人來過。
最關鍵的、也是讓林葬天最震驚的就是:每一本書上都有書本原主人的親手批注,字跡認真,顯然是徹底地將書本讀透了。這樣的人,是如何看得完這么多的書的?難道他不用修道延壽嗎?要知道:整個書架上面的書擺得滿滿當當,粗略估算的話,也有百萬本了。這樣的人,如果每天讀書批注的話,是無法看完這么多的書的。那么唯一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就是:這個樓閣的主人,真正地從書中讀出了“黃金屋”和“顏如玉”。
以書證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其中“神”之一字,最值得細細地琢磨琢磨。
世間萬物生靈,得道的方式千千萬,此中的玄妙意味,也唯有當事人才能完全明了。而一種與眾不同,脫離了刻板鄙陋的傳統修道方式,其特性,就是可以最快地沖破所謂的修行“關隘”,勢如破竹,一騎絕塵,直奔大道的遠處,更遠處。
林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