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后得閑,自會再見,你們回去吧。”
楊思玄父女將陸玄與蘇瓊送出了岳州城。
兩個小姑娘這幾日相處下來,頗有些相見恨晚的意味,如今就要分別,難免依依不舍。
“前輩一路保重。”
楊思玄禮道。
“蘇妹妹,你到了蜀中,記得給我回一封信,日后我若是有了機會,再去看你。”
楊觀燕握著蘇瓊的手,很是不舍。
“姐姐放心,我會的。”
蘇瓊拍了拍楊觀燕的手,安撫道。
二女敘話,時間終究過去,總有離別之時。
也只能互看著對方的身影,消失在自家眼前,這一番分別之后,難免又要惆悵一兩日了。
“瓊兒,坐穩了!”
驅馬啟程。
這一去山高路遠,岳州城遠遠落在身后,終究消失不見。
……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巴蜀之地,叢山峻嶺,綿延不絕。山高水秀,層巒疊蟑,氣象萬千,深林幽谷,路實難行。
便是梓榆神異,翻越巴蜀這些大山,也并非一件易事。
這日,祖孫二人驅馳馬,已至峨眉境內。
巴蜀山水多奇,而峨眉尤勝,這句話實在不假。
祖孫二人一路行來,奇山勝水也見過不少,終究比不得這峨眉山。
峨眉風景奇秀,游人訪客著實不少,加之,蜀地神權最勝,山上的廟宇寺觀不下數百,又有仙神傳說,以至于每年來拜的善男信女,也是絡繹不絕。
于是這峨眉山下,卻也有幾處小縣,召來了一些生意。
祖孫二人驅馳馬,卻不急上那峨眉山去,只因山是那山,真要尋得眾仙修所,卻非易事。
如無門路,便是在這峨眉山上尋索百十年,只怕也見不得半個劍仙身影。
話說回來,若是尋仙容易,陸玄曾來峨眉山拜訪,也不至于求不得半點機緣了。
不過這回與他以前到底不同,有了李元豐提點,卻知曉該如何才能找到峨眉山門所在。
兜兜轉轉,二人行至一處名為‘南安’的小縣。
李元豐曾道,雖門中俱是仙修,但本身也是凡人出身,自然也有父母親人,凡是入了峨眉門下,父母親人也多得提點,不會隱瞞了去。
如是有所思念,也能傳些書信,甚至入山拜訪,以全天倫。
修行并非要你強行斬斷俗緣,人生于世,自呱呱墜地便有萬千牽扯,哪里能全斬斷了去,再說這‘俗緣’二字如何界定?修士積累外功,點化凡俗,豈不也是俗緣?
好生經營,順遂天人,方是道法自然。
所以修士比之凡人,只是看到的風景更多,明心見性,卻也少不了親人羈絆。
不過修行不易,自有緣法,雞犬升天也需講個承負,你若舉家修行,也需你承擔的起,不然便是莫大因果,劫難重重,一個不好,便要轉劫重修,數百年功果成空。
所以峨眉弟子親眷,多也是不曾修持的凡人,自尋不得山門所在。
且不說其中路徑,便是知曉入山法門,這山中龍蛇藏身,猛獸毒蟲不知凡幾,凡人之身,入山也難求個全身。
自不好沒有處置。
于是峨眉便在南安縣中,安置了一處小棧,有了關系,便能通過這小棧聯系山門,也算有個門路。
祖孫二人攜馬梓榆而入,若是此前,陸玄是不好將梓榆這等異獸帶入城中的,不過從山魈那得了五通法門,其法雖有幾分詭異,不合修行,但在百字碑幫助之下,卻也琢磨出了一些當用的法門。
就譬如這障眼法。
比不得山魈等妖專修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