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易燒去,然這后天五氣,終究比不得先天真火威能。
伴隨大酉真人五行五氣化去,長寧子劍陣也被這大日真火破除,只聽‘叮當(dāng)’一聲,劍陣消隱,長寧子太虛玄素劍通體赤紅,倒轉(zhuǎn)而回,也是受大日真火磨洗,有了損傷。
“!”
然而就在這時,一道仿佛晨鐘轟鳴的聲音響起。
仔細(xì)看去,原是回道人飛劍建功。
回道人一劍破萬法之劍術(shù),直來直去,變化或許少些,但威能最強。
趁燭龍施展大日真火破除大酉真人二人法術(shù)之際,尋了一個破綻,正攻在燭龍鱗甲之上。
燭龍千里身軀,肉身何其大也,即便遠(yuǎn)遠(yuǎn)觀之,也能看到回道人飛劍在燭龍鱗甲之上留下的劍痕。
燭龍肉身強橫,便是上古年間也少有能傷其者,自開天辟地以來,更是只被元帝意外鎮(zhèn)壓,如今數(shù)萬年過去,這一出世便吃了這虧,哪怕心情不錯,此時也有些動了真火。
他這等上古神魔,出世之時,便與當(dāng)世仙人一般,肉身元神相合,是為法身法相。
鱗甲受損,亦是吃痛。
此時動怒,扭動之間,千里身軀自帝陵萬丈虛空之中騰出,一張口,玄冥厲風(fēng)席卷帝陵百里方圓,一時之間,整個帝陵一片昏天暗地。
陵中宮殿,禁不住這厲風(fēng)磨洗,一如沙土塵埃,轉(zhuǎn)瞬化作灰灰。
本在其中躲藏的北方魔教弟子,也是倒霉,直接在這厲風(fēng)之下丟了性命。
也虧得韋馱二人早先見得陸玄等人,追索陸玄而去,遠(yuǎn)遠(yuǎn)離開戰(zhàn)場,這才避過了這一股玄冥厲風(fēng)。
回道人四人與燭龍斗法,九嶷鼎護(hù)持之下的楚休不受影響,反而帶著幾分幸災(zāi)樂禍看著與燭龍斗法的幾位高人,頗有些看戲的意思。
然而此時燭龍發(fā)怒,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抬首便將楚休連帶九嶷鼎吞入口中。
這一吞入,九嶷鼎與帝陵聯(lián)系便斷開,九嶷鼎上古異寶,自然不受影響,但沒了九嶷鼎護(hù)持的楚休,卻抵抗不得燭龍口中輕易吐息便是玄冥厲風(fēng)的環(huán)境,驚愕之中,瞬化灰灰。
只是此時也沒人注意到楚休的遭遇。
殘余人等,注意力都放在了燭龍頭頂,那一根自小而大,突然出現(xiàn)的金庭玉柱。
此柱仿佛宮殿頂梁,通體金玉之色,兩端云紋雕篆,除此之外簡單異常,渾然一體,不見裝飾,本身只有一人高,幾個呼吸的功夫,便化作千百丈大小,轟然砸下。
咚!
一聲悶響,便是百里之外的陸玄,耳膜都是一陣轟鳴。
再一看去,燭龍搖頭晃腦,想是被那金庭玉柱敲得有些頭昏。
回過神來,又是驚怒,不過不知感應(yīng)到了什么,忽然一頓。
繼而長尾一甩,將金庭玉柱蕩飛了去,就見那玉柱便小,化作一根短棒,落入了三清山葉真人手中。
未等局勢再做變化,也是陸玄正耳膜轟鳴,尚且有些頭暈的時候,忽然感覺身體有些不受控制。
再睜眼,周遭一片赤紅,卻不知到了什么地方。
……
在旁人看來,卻是燭龍突然不再針對回道人四人動手,長須飄過百里,忽然將陸玄卷起,吞入了口中。
眾人見此,俱是驚愕,即便回道人四人,也沒反應(yīng)過來。
實在燭龍舉動太過突兀,誰也沒想到他會突然對陸玄下手。
等到眾人回神之時,燭龍已然口銜九嶷鼎,騰飛而起。
千里龍軀猶如天柱一般,直沖天際。
轟隆!
與此同時,外界九嶷山中,一番震動,仿佛地龍翻身。
連帶整個棋局洞天,也被震散開來,石樓峰上小亭,回道人四人布下手段,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