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相對于未曾親眼見過,也似乎弄不到什么好處的燭龍,修士們對于元帝陵和九嶷鼎興趣更大。
不為其它,還是機緣二字。
任誰知道元帝陵寢出世,都會想到上古年間的寶物,更別說傳聞之中已經有一尊九嶷鼎出世了。
得到消息的人自然而然的會對元帝陵產生一些念頭。
加上回道人并沒有強行將元帝陵視為己物,一副諸事不管的模樣,更是讓人心動。
雖然聽說九嶷鼎被北方魔教的人取走,有些可惜,但元帝陵中可能存在的其它寶物,也足以讓他們暫時不去想北方魔教的事情,而把所有的注意先放在元帝陵上。
于是三年間,因為元帝陵的緣故,紫府洲很是生起了一番動蕩。
但凡修士,自持有幾分法力的,都兜兜轉轉來到了九嶷山附近,想要探索元帝陵。
就算是境界低微,連護身法器都沒有的,也想著富貴險中求。
后來還是玄門諸派定下基調,施以,挪移了元帝陵入口,加以管控,又準許四方修士入內求取機緣,風波才漸漸平復下來。
也是因為這陵寢并非元帝真正的陵墓,具體來說只是一個紀念之地,否則上古人皇陵寢,諸派修士也不敢太過冒犯。
加上元帝陵中實際十分廣袤,宮殿不知多少,又有陣勢籠罩,玄門諸派相互制衡之下,也沒有哪一派強行破開陣勢,取走其中靈物。
漸漸地,元帝陵倒是成了一處門人弟子探險的遺跡。
旁門散修之流,也是難得福音,不少人在其中得到了些許助益修行的機緣。
對于這些得了機緣的修士們而言,自然是天大好事,但是對于整個紫府洲局勢來說,就不是什么值得高興的事情了。
紫府洲本身就亂象漸顯,不僅凡俗之間戰亂四氣,魔教返潮的說法也是漸漸流傳在明面上,但凡有點信息途徑的人,都差不多知道了這個消息。
可以說如今的紫府洲,用一句多事之秋來形容并不為過。
如今元帝陵中機緣四布,甚至有不少得了機緣,卻沒有師門長輩約束的散修,殘余了俗世王朝的戰亂之中,導致整個紫府洲塵煙四起。
也虧得紫府洲四方洞天福地,都有玄門大派或是高修之輩坐鎮,不至于鬧得太過,否則還不知這世道會變成什么模樣。
說來三年間還有一件大事發生,那就是北方魔教借著解釋元帝陵事件的機會,真正回到了世人的面前,幾欲重返中原。
其余三方魔教,也是發出了聲音,玄門與魔教之間的關系,愈顯緊張。
當然,這一切和身處百萬里之外,尚在晝極山中兜轉的陸玄暫時還沒有什么關系。
……
“別的暫且不說,九嶷鼎不虧上古元帝至寶,助我重煉的這具肉身著實非比尋常。”
因為百字碑消失,自家又弄不清楚自身處境,而生出不少郁氣的陸玄,在雪山之間穿梭許久,情緒也漸漸平穩了下來。
靜下心來,趕路之下,倒也感受到如今這具肉身的好處。
小是小了些,但不愧是燭龍口中的仙骨靈胎。
玄光運轉之下,毫無滯澀,與天地之間的聯系,更是異常緊密,仿佛自身便是自然之子,輕易就能感受到天地之間的磅礴元氣,念動之間,就能將這些元氣引入體內,轉化為風雷一氣玄光法力。
幾乎不比以前他借助蚌珠修行的體驗來得差了。
要知道這地方元磁極光籠罩,可不是什么好的修行之所,尚且能夠達到這種效果,真要是處身洞天府邸,靜坐修行,實在不可想象。
而且除此之外,一路前行,一些小法術更是隨心所欲就能使出,和以前需要十分凝神專注不同,仿佛天生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