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環境的緣故,他們并沒有能演化出除了‘巫’之外的力量。
哪怕是部落之中的青壯,連打熬身體的方法都沒有。
當然,這也有資源匱乏的緣故,根本沒有那個條件鍛煉。
青壯們外出打獵,通常都是部落之中的巫,通過施法,借助天地自然的力量,加持在他們的身上,讓他們能夠在風雪之中保證行動力,增福氣血和力量。
不過這樣的加持手段是有限制的,就好比道門的符箓,青壯們維持狀態的時間,通常就是看部落之中的‘巫’力量的層次。
這樣的條件,限制顯然是很大的。
以至于巫的存在對于一個部落來說太過重要,乃至于要是巫斷了傳承,幾乎就等于這個部落要滅亡。
同樣,這也是巫的地位在部落之中如此重要的原因。
陸玄不知道裹素洲的部落祭司們,有沒有從北方魔教的弟子手中學到一些東西,正常的情況下,只要祭司之中有聰明人,就應該能夠發現煉氣路子的一些好處。
即便不走修行之道,弱化版的武道,對于部落的發展也是有著極大好處的。
他不清楚裹素洲的部落是否推行過武道,或者因為什么別的原因,沒有人去研究這個。
但他卻認為這至少對于有燭部落的發展是有好處的。
尋常的養氣法門,不似外煉手段,會耗費太多的氣血,對于資源的要求也沒那么高。
如果有諸部落的青壯們練習武藝,顯然對于燭巫的需求就不會那么嚴重。
也能夠獲得更多的資源,如此循環之下,部落自然就得到了發展。
也許是有燭部生民們的淳樸影響到了陸玄,陸玄找了個機會,去見了老祭司一趟,提出了自己的一件。
修行一道,他或許算不得什么,但對于武學,早年在百字碑幫助之下,煉了甲子年頭武功的他,還真不一定有幾個人能比得上。
找出一門適合有燭部現在情況的功法,幫助他們發展,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
然而當陸玄找到老祭司的時候,老祭司開始還挺高興的,聽到陸玄要傳授部落青壯什么法門,以為是和燭龍有關,也表現的很有興趣,但是當聽到武功的存在,是從紫府洲傳來的時候,面色就有了一些復雜。
似乎并不像陸玄想得那樣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