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北方魔教與裹素洲土著之間不容的根本原因。
然而相對來說,魔教法門確實能夠讓人在短時間內強大起來,哪怕這是一種透支未來資源的行為,可是這卻給裹素洲的大巫們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巫的存在形式,就注定他們治下的部落不能像北方魔教那樣短時間內培養(yǎng)出強者,以至于在過往的日子之中,北方魔教愈發(fā)強大,而大巫們所帶領的裹素洲土著部落,生存空間被漸漸壓縮。
在這種情況之下,部落之中有些小聰明的后輩,被北方魔教的強大所吸引,于是更進一步的削弱了部落的力量。
這是一種惡性循環(huán)。
大巫們都是聰明人,自然能夠看到這一點,可惜他們身為大巫,第一要務是自家部落的百姓,并沒有能夠在第一時間做出正確的應對。
等到發(fā)現情況越來越惡劣之時,已經有些騎虎難下。
而燭龍的出現,則是讓他們定下了決心。
燭龍或許并不會親自出手幫助他們,但是他們以燭龍為圖騰,借助天地的力量,燭龍的出現,本身就會對他們帶來很大的幫助。
因為燭龍身為上古神魔,天地所生,所擁有的神通,確實就是天地道理的一種顯化,燭龍回到裹素洲,本身就能夠加強大巫們與這一方天地的聯系,側面意義上來說,就是增強他們的實力。
即便燭龍只是回來睡覺,甚至于大巫們也清楚身為上古神魔的燭龍不會因為他們的供奉就真的出手幫助他們,可燭龍對于環(huán)境的改變,就足以成為他們的一種底氣。
就好比燭龍居于晝極山,張目為晝,閉目為夜的神通就會自然顯化,能夠借助這方面力量的大巫,自然會獲得增福。
清楚一些,就是燭龍的回歸,活化了裹素洲的自然力量,讓大巫們能夠更為輕易的借助這一股力量,乃至于能夠借助到的力量更強大。
是以燭龍從某些層面來說,就等于是一件法器,能夠輻射整個裹素洲的環(huán)境,增福大巫們的力量。
哪怕不信奉燭龍的大巫,同樣也能夠獲得好處。
燭龍?zhí)斓厮姡裢o量,本身擁有的力量很是復雜,即便裹素洲有的部落并不是供奉燭龍,但他們所供奉的自然力量,本身或許也在燭龍神通的涵蓋當中,自然而然,他們也能夠得到好處。
這才是燭龍歸回之后,裹素洲諸部動作的原因。
否則大巫們真要是傻到寄托于讓燭龍出手幫他們對付北方魔教的念頭,裹素洲的土著部落只怕早就被北方魔教蕩滅一空了。
自強不息的道理他們或許不懂,但是生存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之中,也不會存在依靠別人的僥幸心里。
更何況他們所信奉的燭龍,實際上和燭龍本身并沒有太大的關系,之所以燭龍會成為部落的圖騰和信仰,僅僅只是因為燭龍能夠代表他們所需要的某種天地力量罷了,能夠讓他們更為具體、方便的借用這一種力量。
不曾修煉的普通部落百姓或許不懂,就好比紫府洲的人信奉神靈一般,在他們看來就是神靈帶給的他們力量。
而大巫們則是很明白,他們供奉的實際上并非是燭龍,而是天地。
乃至于炎石部、有燭部等部落遷徙到晝極山附近,也是因為這里最為靠近燭龍,天地力量最為活躍,對于他們這些以燭龍為圖騰,借用天地力量的祭司來說,好處最大。
而并非是因為想和燭龍更為親近,瞻仰神顏。
……
陸玄和裹素洲的土著接觸時間不長,對于巫的修煉方法了解更是十分片面,而老祭司認為他是燭龍座下仙童,也不會明明白白的說出這件事情。
畢竟怎么說都好似對燭龍有些不恭敬,所以他最初是不明白這個道理的,直到他面見了炎石部落的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