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王某思慮不周,三年前得見大夫人,王某修為不足,只能略作施法,教夫人孕相漸顯,這才留下一語,本意法力得成,才來相助,卻忘了提及此事。”
這話一出,老太君渾濁老眼一亮,問道“敢問王先生如今可是有法子教我那孫兒降世了?”
“正是。”
王友直點頭一笑。
眾人見此,心中俱是訝然,一時不知如何插話。
“還請先生施法,賜我賈氏安寧。”
老太君一拜。
若是此前知曉王友直來訪,只是想著借道人之口暫且壓下一干旁支鬧事的話,現(xiàn)在就是真心希望王友直能夠讓自家媳婦兒腹中胎兒降世,還家中一個安寧。
“能助仙靈降世,本也是一樁功德,老太君不必如此。只是不知府上生了何事?此地人多,太過熱鬧,只怕有所驚擾,卻不好施法。”
老太君聽此,便知道王友直這是幫她說話,心中念動,便要借此將賈春等人先叫走。
賈春也是老人,如何能看不出其中意思,雖然仍有幾分驚異,然還是忙道“若是真有仙胎落入我賈氏門庭,也是我賈氏一族天大幸事,身為族老,也想見證一二,未請教這位道長,是否方便?”
“也罷,諸位莫要出聲驚擾便是,只在院中靜待,待我見了大夫人,略作施法,當有異像。”
王友直笑道。
……
王友直,宜黃人也,正是早年與陸玄相拜彭水神,自彭水神手中得了玉鉤的那名游俠兒。
自得了玉鉤之后,王友直好生參悟,也得修行之機,卻練出了幾分手段。
早年還曾與蘇游結(jié)識,那時他已是元胎中人。
即入元胎,后來四方行俠,正過廣華縣,偶遇賈氏長房大夫人,窺破腹中靈機,知曉內(nèi)蘊仙胎,只是境界低微,法力不足,相助不得,于是留下箴言,便自離去。
三四年來,又得機緣,自玉鉤之中悟出幾分緣法,已是今非昔比。
了悟自家?guī)追智皦m,三載修行,直登餐霞,卻要去了卻一樁舊事。
只是此去不知結(jié)果如何,這才想要在此之前,先將幾樁緣法了結(jié),免得生了禍事。
賈氏之事,正是其一。
……
“此簪乃是我機緣得來,以我法力,本來緣法不至,難教老太君孫兒落地,不過有此寶簪,卻能少去幾分積累功夫,好叫老太君早享天倫。”
入得長房院中,見了大老爺賈善與長房大夫人趙氏。
一應(yīng)旁支子弟,與諸房之人,俱在院中,入內(nèi)者只老太君與族老賈春。
入得房中,就見王友直取出遺物,乃是一件碧玉簪子,說是碧玉,瞧著卻更像是木質(zhì),亦有金鐵之色,只是通體略顯晦暗,看上去有些普通。
包括老太君之內(nèi)的賈氏諸人,都是肉眼凡胎,自然看不出此簪玄異,也不懂王友直要如何施法,只能聽他言述。
“老太君可留此地,賈老爺與這位老先生最好還是外頭靜候,否則未免濁氣太重,影響大夫人腹中胎兒降生。”
王友直又道。
聽得這話,心念孫兒的老太君可不客氣,當即將大兒子與賈春都叫了出去,之留下兩個聽用的丫鬟以及早先叫來的穩(wěn)婆。
王友直見此,也不耽誤,只叫大夫人躺好,隨即抬手一拋,將手中簪子拋到了大夫人身上,但見那簪子懸浮,水色光暈頓時將大夫人籠罩其中,點點星屑,更是朝著腹中而去。
這一幅場面,看在老太君與丫鬟穩(wěn)婆的眼中,自然玄奇非常,對于王友直本事也是信任幾分。
未多時,寶簪之中流轉(zhuǎn)而出的玄光漸少,大夫人腹中卻有靈光閃耀,于此同時,賈府上空,自有云氣卷來,變化之下,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