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昔年王友直緣故,賈氏對于道家人頗為信重,在參上山建了不少道觀,也請來了一些道士高功,李道長便是聽到此事之后,又看了參上山風水,才在山上落戶的。
這位頗有一些本事,賈氏這些年也發生過一些麻煩事,都是求助這位道長解決的,所以賈家人對于這位也算是比較看重。
雖然不知曉妖魔到底有何等本事,但出于對道家修行的信任,老太君也定了些心神。
況且此時也沒有別的方法,沮水林氏雖然步入賈氏興盛,在沮水之地也算是書香門第,頗有一些人脈,如果不是不能解決,也不會急著把消息送到賈家來,如今情況,也只能求助于這位李道長了。
“我沒事,柔娘的事情不好耽誤,靈兒,你速去山上請李道長。”
到底是主持了賈家事務多年,老太君年紀雖然老邁,有時也會有些糊涂,但清醒的時候還是果決的,顧不得自家身子,知曉當務之急是把人先救回來,于是做了吩咐。
至于靈兒,卻是賈靜小名。
“祖母您別急,孫兒這就去。”
賈靜點了點頭,隨即與家人說了些話,便匆匆離開了賈府。
……
參上山,本就是風水極好的地方,比不上一些名山大川,卻也別有一番神仙傳聞。
只是因為賈氏先祖緣故,此地被梁太祖賜給了賈氏,以至于早年這地方除了賈氏供養的宮觀之外,少有外人能在此地落戶。
因賈靜緣故,引了不少道家修行在此住持,如今山上宮觀漸多。
宮觀之中,自然都是在籍的正統道士。
不過真正有本事的,卻也不多,畢竟只是因為王友直昔年相助,讓老太君生了供奉道家神仙的心思,請了些正統道士來求福祉罷了。
若說對參上山最為熟悉的,莫過于賈靜。
不知什么緣故,賈靜自小便喜歡在山上玩耍,尤其是宮觀漸多之后,更是中意在這些宮觀之中靜坐,他自己也說不出來是什么原因,只是每每來到山上,便覺安寧。
這也是他心慕道事的原因之一。
熟門熟路,賈靜帶著幾名家丁上山,不多時便來到了一處小道觀。
此觀名為‘巫丹’,正是李道長修行之所。
據聞李道長乃是上古巴族后人,巴人古時曾遷至此,巴人有巫山、丹水,李道長念及于此,便以巫丹為觀名。
這是賈靜從李道長口中聽來的,具體如何,卻也不清楚。
能在這時節來到參上山修行的,多是喜歡清凈的道士,李道長也是如此,聽說早年前梁國亂,李道長也是四方云游,解救百姓,可是后來征伐四起,所見所聞叫人傷心,知曉但憑自身之力,也救不得多少百姓,遂才來到了參上山靜修。
李道長有本事,也是善人,每每相助賈氏或周邊富貴人家解決些許麻煩,也不要錢財,只愿各家多多幫扶百姓,實是有心。
賈靜對于李道長就頗為敬重。
巫丹觀中,除了李道長之外,只有一名道童,喚名李真,乃是李道長弟子,年歲比賈靜要小些,是十余年前李道長外出時帶回來的孤兒,因賈靜不時來觀中玩耍的緣故,與李真關系頗好。
“靜大哥,今日又來山上玩耍么?”
李真年紀不大,常年山中修行,天真爛漫,也只賈靜上山之時,能有個玩伴,所以對于賈靜的到來十分高興。
賈靜此時帶著急事,卻也無心寒暄,只道“真弟,李道長可在觀中?家里有件急事,需請道長相助。”
李真對于賈靜算是了解,見賈靜模樣,知道不是小事,于是忙道“在的,師父在觀中修行,我去請他。”
不多時,賈靜見到了李道長。
李道長年紀不小,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