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事情交托了出去,陸玄卻也并未如何輕松。
武當開府到底壓在他身上,壓力總是抹不去的,虧得多年煉心,靜定功夫已經煉到了深出,不然即便放下手中事務,只怕也不能安心修行。
悄然回到潯陽,他并未去看王友直,也不曾去見自家親眷,反而使了煉形法,變做一名瘦弱老叟模樣,四方游蕩。
也無目的,只看人世百態,隨遇而安。
世道雖不安寧,但也遇上了幾個善心人,或是留宿幾日,或是贈與伙食,漸漸也讓陸玄消去了那一絲成為修士之后,自持逍遙的浮躁。
“老先生,若無去處,不妨多住幾日。家中雖無甚好物,粥米終究還是不缺的。”
一小村中,陸玄在一書生家中住了幾日。
書生是把書讀到了身上的,前幾日見陸玄衣衫單薄,孤獨老叟行于村外,便將陸玄請到了家里,好生供養,待若老父。
陸玄見他難得人品,便指點了一番經義,倒是讓書生對他更為尊敬。
“老朽雖是一把老骨頭,終究是個坐不住的,郎君不必再勸,這幾日蒙郎君照料,實也無以為報,只有一篇養生功訣,能補益身軀,益壽延年,還請收下。”
陸玄說著,遞過了一張薄紙。
說是養生功訣,確實也是如此,并無什么特殊之處,也正如他自己所言,只有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效用。
這書生人品不差,學識也好,陸玄只當結個善緣,也希望對方日后能有個好結果,或是考個功名。
如今這世道,雖說分作諸國,各家終究還有拔選人才的法度,并未放下科舉,憑這書生的學識以及努力,日后求個官身并非難事。
說來得見這書生之后,對陸玄也有不少觸動。
早前他還有些濟世救民之心,隨著眼界愈高,卻也少了管理俗事之心,如今回過頭來,發現這并不是什么好的心態。
修為再高,終究萬千生民之中一個,除非飛升天闕,不然誰也都是這人間一點塵埃。
此前他漲了眼界,以為積累外功便是降妖除魔,破劫消災。由大而小,該管的是修行大世。如今想來,卻有偏頗。大功是功,小功也是功,他以前只顧著提點別人,自己卻沒明悟,也是不該。
能有所為,便盡力而為,而不是有意而為,有選擇的去做,或許這才是真正的入世修行。
仙也是人,脫不了塵世,他尚且都不是仙,更應該把人做好。
回過頭再看,所謂千三大劫或許也算不得什么,凡人生年百載,所爭不過朝夕,對大劫根本沒有概念,也不受多少影響。修士或有長生之道,與凡人相比,這多出的千百年時光,卻也多出了許許多多的煩擾。
真要說哪個更好,也是沒個斷定。
大劫之下,身為凡人反而更不在乎,倒是修士落與執念,不得解脫。
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番陰陽道理。
陸玄自有所悟,隱有所得,遂拜別了書生,又踏上了俗塵之路,或是化為醫者郎中,或是行腳僧人,或是云游老道,從種種角度去處理一件件事情,所得不少。
雖然并未煉就本真性靈,但卻將六六乾罡煉形圖煉出了幾分火候,也是一飲一啄。
……
這日,陸玄化作一名昂藏漢子,直往一地軍營而去。
所化漢子身形高大,足有九尺身長,膀大腰圓,旁人一眼看來,就知道有一把好氣力。
“好漢子!”
來到軍營之前,凡見了他的軍卒,莫不要贊上一聲。
“好漢是來投軍的?”
“正是,某生得寬大肚腸,家中實在供養不得,便生了投軍之心,聽聞石將軍愛兵如子,特來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