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讀古籍、多番驗證湊齊而來,至少有三成把握能克服此頑疾,一旦功成,可安天下、利萬民啊!”
三成把握?!
那爛瘡瘟疫是懸在所有南齊百姓頭頂上的一把刀。別說三成把握,哪怕只有一成、甚至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希望能治愈,也已足夠令人欣喜欲狂!
群臣想到此都覺得胸中激蕩得厲害。再看向凌霄的時候,只覺得這位睿王殿下的形象頓時高大起來。
治病良方是在他的帶領下斟酌出來的,他又肯以身犯險去陽城治病,這不但是大功,亦且是大勇大義啊!
為了陽城百姓,以天潢貴胄萬金之軀去賭那三成的生機,這是何等大無畏的精神!
于是群情激昂。
只有皇帝一臉陰沉。
這也可以理解,慈父之心嘛,沒有人愿意看著自己的兒子去死的。
于是凌霄再次叩首懇請,語帶哭音:“父皇,瘟疫爆發至今已近半月,陽城二十萬百姓不知還能剩下多少!那都是南齊的子民啊……他們有血有肉,他們也有父母子女,他們千辛萬苦活這一世,也想平平安安的啊!”
皇帝聽罷默然良久,眼眶紅紅,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凌霄伏地大哭:“父皇,兒臣不畏死!兒臣相信南齊國祚昌隆、蒼天必不肯絕我!只恨兒臣無能,耗了這么多時日才尋出藥方……但即便陽城只剩一名百姓,兒臣也要去試一試!兒臣要告訴百姓,朝廷沒有放棄他們、兒臣沒有放棄他們!”
一番話說得熱血沸騰,朝堂上有大半的人落了淚,只無一人開口說話。
直到,殿門外面傳來了一聲激賞:“說得好!”
這聲音分明是太后的!凌霄大喜。
太后從前對他十分慈愛,只不知怎的最近這段時間忽然冷淡了下來。凌霄正為此事發愁,此刻聽見太后來贊他,自然是喜出望外。
滿朝文武官員轉身行禮恭迎太后,皇帝也站了起來:“今日北風雖停了,天氣卻還冷。母后怎的到這里來了?”
太后由兩名宮女攙扶著,緩步走進殿門:“哀家原本只是路過,看見小安子在殿外急得熱鍋上的螞蟻似的,怕他找你有話要說,就過來多問了兩句。”
小安子不是皇帝貼身近侍,而是御書房當差的。他若有事,那必定與朝政有關。
群臣都有些緊張,皇帝忙喝了一聲:“既然有事,為何不進來回話!”
小安子立刻滾了進來,雙手托著一本奏章:“陛下,是盛公山……”
一句話未說完,凌霄忽然抬頭看見了太后身邊的一個女孩子,立刻大驚:“你、你你你……你怎么來了!”
那女孩子正是阮青枝。聽見凌霄的質問,她緩緩抬起頭來,露出一個淺淺的微笑。
凌霄頓時心驚肉跳,又仿佛某一扇窗子被撞碎了,豁然開朗。
他總算明白自己心里隱隱的那幾分忐忑是從何而來了。
截止到此刻,他已經整整三天沒有收到陽城的任何消息了。最初以為是突如其來的寒風阻住了往來的信鴿,后來以為是祝衡忙于攻城來不及給他傳信,再后來又想著大功告成將士們總該慶祝一下……于是三拖兩拖就拖到了現在。
現在,很顯然,陽城失控了。
凌霄來不及想清楚前因后果,指著阮青枝就厲聲喝罵:“你不是在陽城嗎?怎么會回來的?你……你要把瘟疫帶回來?你要毀掉上京……毀掉南齊!”
此話一出滿殿嘩然,一些站得近些的官員已經開始飛速后退躲避,半點兒官儀也沒有了。只有御史中丞欒文廣目瞪口呆看著阮青枝,被人撞得踉蹌而不自知。
阮青枝仿佛并未看到群臣的狼狽。她只看著凌霄,面露微笑:“原來睿王殿下還不知道啊?陽城的瘟疫,已經被我給治好了。”
群臣齊齊呆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