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等等,百官都未曾用膳,朕怎么能獨自用膳,去吩咐御膳房,近日來百官都辛苦了,等處理完政務,今日都留在宮中用晚膳。”
“是。”
百官趕緊謝恩。
小凳子在臨走之前,還接受到了小皇帝隱晦的眼神了,立馬會意,帶著兩個小太監走了。
秦釗和秦雄頂著著百官審視的壓力,終于批閱完了這幾天積壓的下來得奏折,真是累的腰也酸,脖子也痛。
兩位攝政王好容易批閱完所有的奏折,百官都跟著松口氣,其實他們不僅僅是站著累,看著也很累的。
“那朕現在就來抽查了,抽查之后,朕會對兩位攝政王政務處理的是否合格進指評,而百官的任務則是指出批評朕的錯誤。”
小皇帝話落,看著兩位攝政王,問道“兩位攝政王,朕先抽查那邊的奏折呢?”
秦釗和秦雄對視了一眼,一陣沉默之后,秦雄道“請陛下先看臣的。”
小皇帝點點頭了,在堆的高高的奏折中,隨意的抽出了一本。
而正好這本奏折上奏稟之事,正是關于百姓春耕之事。
秦雄批閱之處倒是十分的詳細,但是小皇帝依舊找到了其中的不足之處,加以補充說明。
甚至有一些見解,就連戶部大司農,都連連稱贊佩服。
秦雄深深的鞠了一躬,誠懇的詢問道“不知道陛下所說的這些理論,都是怎么想到的?”
不只秦雄好奇,就連百官都跟著好奇,一個七歲的孩子,按理說,不可能知道這么多的啊?
小皇帝微微一笑,對著站在自己身邊的小凳子,吩咐道“去把書架第七排第十七本書拿來給朕。”
小凳子立馬跑過去,兩個小太監扶著梯子,在一面墻都是書的書架中,拿出了一本很薄的冊子,然后跑回來遞給了小皇帝。
而小皇帝并沒有接,而是讓小凳子把書遞給了秦雄,道“攝政王翻到第十三頁看看。”
秦雄按照小皇帝的吩咐,翻到了十三頁,上面果然記載著和剛剛小皇帝所說理論相似的內容。
“朕雖然年紀小,但是讀過的書卻多。但是古人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等朝堂上的政務兩位攝政王都能處理完美的時候,朕肯定是要出去多走走多看看,也算是體察民情了。”
昌兒一雙眼睛里都冒著星星,一副十分向往的樣子。百官雖然什么都沒說,但是覺得這件事小皇帝這輩子可能都實現不了了。
“下一本。”
小皇帝說著,又連續的抽查了秦雄的兩本奏折,都從里面找到了錯誤和不足之處,就連百官聽了都跟著抹汗。
實在是小皇帝處理過的政務實在是叫人找不出錯處來,人家自己說觀點,不僅能說出出處,還能在最快的時間內,給你找到那本書里寫的,就連第幾頁人家的記得。
突然,百官覺得大秦有這么一位聰慧過人的皇帝,真是萬幸,但是在這樣厲害的皇帝手下做官,就是他們的不幸了。
真是有點的錯處,都能被發現啊!
身心太累!
秦釗開始的時候,本來是等著小皇帝出了錯,他站出來力挺皇上,讓小皇帝對自己的印象加深,以后好更加的信任自己。但是此時的他,額頭上剛剛消下去的冷汗,又冒出來了。
他怎么覺得皇兄的生的不是孩子,完全就是生出了一個怪胎出來。怨不得如今的皇兄變成了這幅頹廢的樣子,他要是有這樣一個聰慧過人的兒子,不一定能做夢笑醒,可能會先被打擊死。
“那么,朕現在應該抽查這邊的奏折了。”
秦釗緊張的看著小皇帝在他批閱過的奏折之中隨意的抽走了一本,然后又看小皇帝看來半晌,竟然都沒有開口指出其中的問題,突然就得意了起來。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