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城有多大呢?其實并不大,當然不能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到明末的盛京城。明洪武21年(公元1388年),遼東都指揮使司指揮閔忠督奉旨督建沈陽城。這里說的“城”特指的是“城墻”。明時的沈陽城墻建成后,城墻周長9里10步,高2丈5尺,南北長而東西短,城以中心廟為中心點,內為駐兵。主要用于抵御北部蒙古族、女真族的軍事攻擊,這就是明朝建造沈陽城墻的最初目的。
所以可以看出最初的沈陽城也就最多三四平方公里的樣子,后來在嘉靖22年(公元1543年)進行了擴建,但是這些城墻基本上都被毀壞與建虜和明代的數次征戰中。
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三月,努爾哈赤攻占了沈陽城,這才對它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修復,但是這已經是建虜這個游牧民族所能建設的最大城池了。
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建虜遷都沈陽,著手在城中修建皇宮,天聰八年(公元1634年)改名盛京。這些年來不斷的陸陸續續地修建,靠著從明地掠奪過來的漢人奴隸,建虜將其面積擴大到了十二三平方公里,基本比最初的沈陽城大了三倍有余,擱到后世也不過就是一個小型縣級市的大小。
你要說大不大?在整個建虜占領的土地上,它就是最大的城池,要不然建虜也不會把首都定到這里。
盛京城四四方方,里面呈“井”字格局,城里四條最主要的道路將整個盛京城分割為九塊,如同九宮格子,建虜的皇宮就修建在那最中間的格子里。這四條道路將盛京皇宮圍在中間,而與四條道路相對應的就是八個進出盛京城的城門。
城東是內治門、撫近門;城南是德盛門、天佑門;城西是懷遠門、外攘門;城北是地載門、福勝門。這八門就分別由建虜的八旗看守,每旗一門,而城外就是各類的農莊馬場。
建虜最初其實是由大大小小的各種女真部落相互吞并和融合而成的,所以管理上就出現了問題,沒有具體名稱軍令就不能下放到要求的部隊。所以建虜就使用了旗幟來對軍隊進行劃分,最開始只有四色,分別是黃、白、紅、藍,四種純色旗幟,劃分為三級構架。
以300兵士編為一個牛錄,5個牛錄編為一個甲喇,5個甲喇編為一個固山,一個固山即為一旗。每個層級的軍事長官分別叫做牛錄額真、甲喇額真、固山額真或者是旗主,所以最初的每個旗也不滿一萬兵士。
女真一統之后,軍隊人數擴到了6萬,這樣每個旗就超編了,建虜接著就將原來的四旗擴大到了八旗,增加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其中正黃、鑲黃、正白三旗由皇帝直接指揮,相當于皇帝的親兵,稱為上三旗,其余五旗的旗主分別由皇子貝勒、宗室王公來擔任,稱為下五旗。
后來隨著蒙古王族的歸附,再加上明朝降兵的加入,以及占領地的漢民被抓為壯丁充軍,人數增多,為了便于管理,皇太極就將八旗中的蒙古人和漢人單獨抽出,依照滿洲八旗的規制,組建了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
就算是這樣,此刻整個建虜的人口也沒有超過一百萬,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漢人奴隸,而真正屬于三類八旗的人只有二十來萬。由于人口有限,以游牧狩獵為主的生產方式效率低下,無法負擔起供養這樣人數高達二十萬的一支專職軍隊的職責,建虜就開始在盛京周圍大肆修建農莊馬場。安排自己上三旗的子弟、王公大臣、貴族們都居住在盛京城里,而下五旗里面的普通軍士帶著漢人奴隸和一些八旗殘疾、包衣管事都住在四周的農莊。
天上的動靜早就驚動了鎮守西城二門的八旗子弟,在他們的目瞪口呆之中,那如同神話中走出來的擎天巨猿分外眼熟,這活脫脫就是戲文中的孫大圣!早有將士騎著快馬沿著大路,屁滾尿流地向著中央的皇宮進發,準備向攝政王多爾袞和順治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