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不遠,初秋未至。
今年的氣候就處在這么一個不尷不尬的階段,邪門的是,這個階段已維持了很久,這也是造成如今李葉苦惱的原因。
自古以還,天時地利人和從來都是決定一場戰(zhàn)役勝敗的不二關鍵。
以如今關中的氣候來看,西域地區(qū)的溫度應該比這里還要更高,西征大軍一走就是三月有余,若再不盡快結束西州戰(zhàn)事,唐軍恐再難支撐下去了……
這些日子李葉漸漸變得忙碌起來,不僅要陪著李承乾上房揭瓦,還要與尚書省的幾個執(zhí)事謀劃西征的后勤問題,兩頭忙個不停,按下葫蘆浮起瓢。
糧食,輜重,醫(yī)官,還有每日從前線退回來的傷兵,這些棘手的麻煩全靠戶部幾個侍郎和三省六部十幾個官員苦苦謀劃著,更悲哀的是,這些人之中,只有李葉是主動舉手摻和這樁麻煩事的。
再怎么說也是自家岳丈,西洲之戰(zhàn)打得艱難,李婉兒、丈母娘一個接一個的打聽和擺脫,未免三省六部的官員們不用心,李葉只好親身參與進去。
如今的情勢已然到了最后關頭。
盡管滿朝文武已在盡力謀劃,但李葉實在是有苦難言,欲哭無淚。
沒有錢啊!怎么辦?他能怎么辦?
……
宵禁剛過,李葉手里的飯還未吃了兩口,便被前來傳召的宦官帶走,說是李世民要緊急商議前線戰(zhàn)事。
與此同時,房玄齡、長孫無忌等權臣也在第一時間進宮面圣。
剛走進宮門,李葉和裴寂一前一后的出現(xiàn)在城門甬道里,二人相視一眼沒有開口,只是露出一個彼此都懂的眼神,無聲的交流。
太極殿內,李世民一身素衣盤坐在臥榻上,手邊擱滿了前線傳回的軍報,眼神有些充血,好似許久都未休息了。
“微臣拜見陛下。”
李葉與裴寂一前一后走進殿內,便見程咬金、長孫無忌等人已然早就到了。
李世民看了眼二人,略有會意的點點頭,道“兩位愛卿免禮,來人啊!給裴相賜座……”
“多謝陛下……”
裴寂躬身行禮,而后笑著坐在了下首。
到底是兩朝元老位高權重,臉面上李世民還要給足的,至于李葉……沒人搭理,只能找了個不起眼的位置悄悄站著。
李世民斜瞥了他一眼,沒吱聲。
長孫無忌率先上前,直入主題道“陛下如此著急傳召我等,是否西洲戰(zhàn)事又有新的變化了?”
大唐君臣從來都是最務實的一批人,從皇帝到下面的官吏,每天忙不完的差事,哪有時間扯閑犢子。
“無忌看看吧……”李世民拿起一封奏報,示意宦官遞給長孫無忌,又道“如今西域諸國已盡數(shù)歸降,唯有東突厥還在負隅頑抗,西征大軍久攻不下,眼看就撐不住了……”
房玄齡跟著點點頭道“陛下所言不錯,若不能一擊必勝,我軍也不可再拖下去了。”
程咬金嘴一撇,幽怨道“若是此番讓微臣出征,早就把那勞什子東突厥給滅得渣渣都不剩了……”
李世民無語看了眼他,笑罵道“老匹夫,莫不成還記恨朕不讓你出征之事么?”
程咬金嘿嘿干笑兩聲“微臣不敢……不過發(fā)兩句牢騷嘛……”
李世民沒好氣的罵了句,佯怒道“那就閉嘴吧,如今首要之事是要商議西征大軍如何破敵,是戰(zhàn)是退,眾位愛卿不妨各抒己見?”
長孫無忌看完軍報后,皺眉道“現(xiàn)下西北天氣炎熱根本沒有絲毫變季的征兆,我軍多是長途跋涉而來,后勤補給差了太多,再加上惡劣的氣候,恐怕很難有大的作為了。”
房玄齡亦是同樣的看法,正色道“此戰(zhàn)我大唐不僅守住了西洲十三城,連帶著西域三十六國也悉數(shù)歸降,僅憑一個東突厥是翻不起什么風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