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朝堂之上無父子。
古人還說了朝堂之上更沒有朋友。
能坐在太極殿里與皇帝論政的人,哪個不是人精?
蕭瑀的態度已經說明了一切!
他并不想讓這個李葉走近帝王的視野,換句話說,他想要控制這個存有風險的家伙。
按理說,這不算什么難事。
可偏偏就有人不想讓他稱心如意……
當裴寂呈上了那封奏折后,就已經預示著故事的轉折。
裴寂隨意的笑笑,不緊不慢道“陛下所言極是,此等‘神器’若不重賞,豈不是讓天下人輕視了陛下聚賢納才之心?”
身為三朝元老,皇帝的心腹大臣,裴寂的分量同樣舉足輕重。
他雖出身河東裴氏,看似名門望族之后,但如今的裴氏以遠沒有南北朝時期的風光,更別說又經歷了隋唐兩代之后,裴氏一門,如今除了裴寂,早已沒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人物了。
這些年,裴氏幾乎快要被五姓七宗邊緣化。
所以他請求封賞李葉的目的很單純,簡直存粹得比‘某侖蘇’還要純。
你不讓我好,那你也別想好……
聽起來更像是小孩子斗氣,但很多時候,往往一件小事,就能改變局。
至于一旁的杜如晦,從始至終都沒有多說過半句話,好像這事兒與他毫無關系。本來他今日面圣,就只是單純的匯報工作而已。
李淵把玩著手中的奏章,目光游走在蕭瑀、裴寂的臉上,沉吟一番后,呵呵一笑。
“罷了,怎么說這也是我朝中一件幸事,若不給予嘉賞,倒顯得朕小氣了……”李淵略微停頓一下,轉頭看向二人“此子既與詩書有緣,那便封他個監察御史如何?”
監察御史,隸屬御史臺管轄,一個不大不小的一個八品官。
可就是這么一個小小的八品官兒,卻讓蕭瑀猛地變了臉色,目光不善地看了眼裴寂。
別看官職只有八品,但職責卻是令朝中百官聞之色變。
監察御史——顧名思義,此乃監察百官、整肅朝儀之責。
若是李葉進了御史臺,那日后可就真的難以掌控了,更何況,這人是個很難掌控的家伙。
這下蕭瑀真的坐不住了,讓一個仇怨在心的敵人躋身朝堂,那與養虎為患又有何亦?
“微臣深感陛下求賢若渴之心,可這李葉畢竟出身布衣,毫無功名,若是貿然啟用,恐不合禮法。而且聽說此人出身涇陽,乃前任涇陽縣守李宏之孫,此子名聲極壞,欺行霸市無惡不作,此等人品,恐難堪大用!”
裴寂臉色恍惚了一下,李淵的臉色同樣發生了一絲變化。
不得不說,世家門閥的手段真謂可怕至極。
不過是個小小的書坊掌柜,蕭瑀竟連他出身何處、祖籍何處、甚至平日作風如何都查的一清二楚。
如此可怕的勢力,豈是個人之力所能抗衡的?
“那依時文之意,此子封個何等職位才好?”
李淵說的隨意,老邁的臉上笑容不減,只是無人看到,那雙看似渾濁的目光中,不經意間閃過一絲冷芒。
蕭瑀然不知李淵目中的冷意,思量少許道“依微臣之意,此子雖獻‘寶’有功,但資歷尚淺,封他個掛名的文職便足夠了。”
“那玄真覺得呢?”李淵并沒有直接決定,而是似笑非笑的看了眼裴寂。
到底是半輩子的老基友,一個眼神就能引發電流感應。
李淵一開口,裴寂就聽出了話中味道……看來陛下早已對世家們生出戒備之心了!
怎能不戒備?
這天下說到底,也是人家姓李的。
任你五姓七宗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