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立國以來,戰爭幾乎沒停過。
李家父子對土地的狂熱和執著遠甚后世房地產老板,而且從來不挑食,除了土地,也不介意鄰國的人口,財物,牛羊等等,打仗的目的其實就是這些,開戰,掠奪,納入版圖,建都護府……
是的,大唐君臣就是這么簡單粗暴。
然而今日卻是不同,戰無不勝的大唐,今日迎來了一次最直接的打擊。
貞觀元年,臘月十三。
苦熬了一年的百姓們終于迎來了一年之中短暫而又幸福時刻。
快要過年了,長安城里處處張燈結彩,熱鬧喜悅的氣氛渲染了整個城池。
然而與這喜悅氣氛不同的是,此時大唐皇宮,太極殿的龍案后,李世民面帶寒霜,冷得比冬天的冰雪還要讓人顫抖。
前線剛剛傳來戰報,東突厥揮軍二十萬攻打大唐,一路勢如破竹猶如無人之境,接連攻下了大唐沁州、遼州、并州等城池。
如今氣勢如虹的東突厥大軍,已兵臨太原府,若太原府都被攻破,東突厥不日便攻至長安!
東突厥也是大國,是如今大唐鄰國里強大的國家,大國的領導人怎能沒有野心?頡利可汗對土地的也很狂熱的。
說春心是不是有點難懂?不難懂,這正是如今大唐決心跟東突厥開戰的原因。
頡利可汗十三歲即位,這些年左拉右打,終于在武德三年統一了漠北草原,
武德八年,頡利派使節入長安朝貢,與大唐取得了聯盟,并約定兩國和平友好,互不侵犯,你樂就是我樂云云。
一切都很正常。雙方皆大歡喜,作為千年禮儀之邦,李淵自然要派使節回訪邏些。把在長安時大家說過的和平友好之類的廢話再說一遍。
然而才不過兩年光景,愈發強盛的東突厥便已按耐不住心中的欲火,尤其是這兩年有了大唐這個勢力龐大的中原大國建交后,東突厥的國力更是突飛猛進。
事實證明,李淵當初決定聯盟的想法是多么的瞎了龍眼。
一朝得勢、意氣風發!
頡利可汗說打就打,當即發兵,武德九年,東突厥整合漠北共兩百余個大小部落,舉兵二十萬南下。
與以往此不同的是,此番的東突厥已經不是簡單的侵略、搶奪資源這么簡單了。孩子大了,想法也就大了。
所以,有了底氣的頡利可汗,決心干一票大的。大有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感覺。
這次李世民不想打也不行了,東突厥這次明擺就是奔著不死不休來的,若沒有足夠的好處,怎可能輕易罷手。
被李淵掛帥封金的李孝宗十萬大軍苦苦支撐,奈何如今的大唐不論是國力還是兵力,在多年來的消耗之下,已明顯有些入不敷出的味道。
無奈,李孝宗若想打贏此人數懸殊的惡戰,只能冒進擊敵。
值得一提的是,李孝宗的確這么做了,而且效果還不錯。沁州城下,李孝宗假意兵敗,三千大唐‘殘軍’棄城而逃。如此輕易的拿下了這座邊關重地,東突厥自是大喜過望,當日便派遣兩萬大軍進駐沁州。
只是小孩兒沒娘,說來話長……
東突厥進駐沁州當日夜里,正在睡夢中笑得香甜的突厥大軍,忽臨一場沖天大火。城中無數的房舍中藏滿了西域猛火油,整整兩萬人的突厥大軍,被一場大火之后燒的損失殆盡。
然而這也是有代價的,李孝宗雖然坑殺了兩萬突厥大軍,但也同時將沁州城這座邊關重地燒成了渣渣,大唐從此以后,將會失去了這座不可多得的邊防要地。
…………
…………
寂靜無聲的太極殿里,李葉站在朝臣隊列的最末端,靠在一根朱漆紅柱上一愜一愜打著瞌睡。